长三角如何从“大树底下好乘凉”向“区域三高”迈进?
长三角区域如何协调发展,从“城市三高”迈向“区域三高”?在5日举办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暨“十四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上,刚刚出炉的《2019-202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协调治理》给出答案。
自2003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团队持续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连续18年出版18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刚出炉的《2019-202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以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协同治理为主题,紧扣“高质量”与“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同治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城市“三高”向区域“三高”转变】
基于多年研究成果,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团队形成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框架体系。张学良教授指出,长三角地区有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现已形成“大树底下好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跨省域协同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要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高”迈进。张学良教授强调,长三角要抓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其背后的逻辑体系就是要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都具备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从一个城市的“三高”走向整个区域的“三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长三角建设成为强劲活跃的世界级城市群。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认为,不确定性是现代城市最难对付的风险因素。放大冗余、制定预案等传统思路,均不能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科技革命、冠状病毒等突发事件,“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黑天鹅”式风险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心动力:科技创新】
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但在关键核心创新能力上仍有短板。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范恒山强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涉及创新要素的协同集聚、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三个方面。围绕这三个方面,他建议长三角地区要真正建立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人才使用制度;要协同打造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整合优势力量,建立攻坚团队,协同建立动力足的创新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时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长三角要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融合创新示范区、开放创新引领区。比如,建好“长三角科技创新园”,畅通创新要素流动,集聚创新资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推动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强化国家重大战略项目、重大科学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布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现代都市圈】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做了题为“规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主旨演讲。他强调,长三角一体化首要要交通一体化,其次是市场一体化,只有加快要素的流动,区域差距才能够缩小。第三是公共服务一体化,这是当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最大的一个方面。最后,也要重视市区合作,特别是省际交界地区。
数字化,是目前长三角发展的另一个热点。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刘亭表示,推动经济、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发展应该成为长三角未来的最大发展趋势之一;长三角还要同步推动构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具有协同发展的良好前景和机制,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通过合理分工和团结协作,共同建设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球性供应链枢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认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长三角如何从“大树底下好乘凉”向“区域三高”迈进?
相关推荐
-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2020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进行时
- 开创新时代高校智库发展新局面 上海财大举行决策咨询工作会议
- 我校领导参加上海市高校健步走春季赛
- 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1-2022)》
- 我校参与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评估工作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巡回指导组到上海财经大学调研指导
- 上财学子荣获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 上海财经大学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行李一起扛 蚊帐自己装 上海财大4000新生独立报到
- 长三角青少儿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 我校连续二十八年蝉联十四届"上海市文明校园"
- 学党史,悟初心:金融学院党委联合党委宣传部举办《中共历史上的危机和转机》专题讲座
- 重温光辉历程?汲取奋进力量——上财师生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 “坚守使命百年路 经济匡时再启航”这所高校的主题党课很燃
- 上海财经大学开学第一课:重温战“疫”历程 立志“经济匡时”
- “示范区百村田野调查”启动 打开乡村价值放大“窗口”,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决策咨询支持
-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上海财大党委书记许涛寄语毕业生:能力有大小,但格局一定要大,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维持高位运行
- 我校师生与京东物流合作获得全球运筹和管理科学界著名奖项——弗兰兹厄德曼决赛提名奖
- 上财调研:2021四季度上海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上升
新闻公告
- 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共同战“疫”,全力守“沪” 03-16
- 学以致用让信息“跑”起来 03-15
- 上财师生创建两份共享文档,传递城市高效与温度 03-14
- 学校召开第七轮巡察动员部署暨培训会 03-10
高考招生
- 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