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大学 > 新闻公告 >

【创一流 话改革】化学学院凝心聚力深化改革 争做“理进”先锋 陟遐自迩谋一流学科发展

2018-11-18 0 新闻公告 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加快推进学校“两个伟大”之际,我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化学学院党政班子深刻认识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把深化改革举措的落实落细落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推动深化改革落地见效,为促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和全面推进学校“两个伟大”做出更新更大贡献。

化学学院承办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深化改革是发展的助推剂、动力源”

化学学院一直以来既重视基础研究,又注重应用及开发,努力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2014年,化学学科在全校率先进入ESI1‰学科之后,一直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学科持续创新发展, 2018年9月化学学科迈入ESI0.56‰。与此同时,2018年9月全球大学/机构化学领域自然指数排名,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28位,也标志着我校化学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冯小明院士(左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重大进步,化学学院全体干部师生并未满足,他们深刻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学院和学科的建设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化学学院事业发展步入了瓶颈阶段,主要集中在人才、空间和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等方面。相对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学科排名在我校之前和相当的高校,我校化学学院面临着高水平人才短缺、实验室面积不足、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等突出问题。面对推进“双一流”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化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和学院发展实际,以助推全面加快推进学校“两个伟大”为主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分析并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营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创新创业氛围,明确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司徒塔特教授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化学学院充分认识到,世界一流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否并行国际学术前沿乃至领跑,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是助推剂、动力源;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必须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把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制度改革为关键,以公共资源配置改革为保障,坚定不移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学院、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明确改革核心任务 突出改革重点亮点

王玉忠院士(右一)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绩效分配制度,切实做到能够引的进人才、稳的住人才、用的好人才。化学学院推进深化改革,首先推进的就是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同时还要稳定人才,用好人才。学院坚持以业绩和贡献度为导向,自主开展教职工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调整和是否续聘的依据。

同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探索将学院绩效工资分配与年度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着力构建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真正建立起“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人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起基于能力、业绩并充分体现创新价值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学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系,打造起一支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冯小明院士荣获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

二是完善公用房优化配置管理办法,提高房屋资源利用效益。学院深度融合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利学院事业发展的地方。在保证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用房的前提下,坚持向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倾斜,重点保证人才引进用房,以科学合理的公房资源配置机制,实施多维度、多层次、常规化、科学性绩效考评机制,以房屋使用效率为衡量准则,具体以时间使用率、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设备管理及使用、科研产出等为重要指标,根据房屋使用效率对学院公房资源实施动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核心指标贡献越大,适当地增大配置数量,探索实验用房有偿使用,提高房屋资源盘活和高效使用,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冯小明院士实验室指导学生

王玉忠院士实验室指导学生

三是健全质量导向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健全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周期考核、动态上岗的导师考核与聘任制度,逐步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在学院博士生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对当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在当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作如下规定:每年招收博士生人数=基础指标+奖励指标+动态指标;同时受招生人数上限限制。健全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博士生导师退休制度,对于学位论文造假及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的导师进行惩罚,减少招生指标甚至取消博士生导师资格,增加学位论文质量好的导师招生指标。通过一些类措施,保证导师有足够的精力指导和培养博士生,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化学学院号召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扎实推进学院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公共资源配置等配套改革,激励全院师生主动对标“双一流”,面向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全面加快推进学校“两个伟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创一流 话改革】化学学院凝心聚力深化改革 争做“理进”先锋 陟遐自迩谋一流学科发展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