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国重邵振华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文章——揭示大麻素受体CB1与别构调节剂药物的分子机制
近日,我校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振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影响因子12.15)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n allosteric modulator bound to the CB1 cannabinoid recep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主要由邵振华研究团队和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Danile Rosenbaum 教授合作完成,论文第一单位为我校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华西医院肾病研究室,其中,邵振华研究员为本论文第一作者,颜微副研究员为第二作者。博士生王学辉同学也参与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大麻素受体CB1属于GPCR(G蛋白偶联受体)ClassA类家族,在人类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大麻素类药物通过激活该类受体进而调节体内的生理反应。CB1受体一直是疼痛、焦虑和癫痫等疾病的治疗靶标。其激动剂和拮抗剂配体识别CB1受体的正位位点,分别调节信号通路的开和关。除了正位配体外(激动剂和拮抗剂),其别构调节剂不仅影响大麻素类激动剂的结合,而且同样具有调节信号转导的能力。理解别构调节剂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GPCR信号转导的复杂机理。
大麻素受体CB1与激动剂配体CP55940和别构调节剂ORG27569三元复合物的结构图
本论文通过解析CB1受体与负向别构调节剂的三维结构,发现了CB1受体中新的负向别构调节剂识别位点,这与之前发现的GPCR别构调节位点不同。GPCR家族别构调节位点的多变性和非保守性的特点,为设计高选择性的潜在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尤其在受体多种亚型间。该论文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了解CB1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更重要的是,别构调节剂与激动剂的协同效应(可能有低副作用)为CB1受体的药物开发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19-0387-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物国重邵振华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文章——揭示大麻素受体CB1与别构调节剂药物的分子机制
相关推荐
- 四川大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 四川大学海南校友会2021年年会在海口举行
- 川大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 四川大学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特色见成效
- 四川大学“医学+”全球青年学者交叉学科云论坛举行
- 牛津大学肿瘤中心主任Mark R. Middleton一行到校访问
- 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杨伟博士在光电化学电池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方面取得新进展
- 央视新闻客户端直播连线报道我校疫情防控及相关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生西部中国研修计划启动仪式
- 我校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水灾害防治与水环境调控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 学校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校内启动会暨2020-2021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开幕式
- 125周年校庆之际 双流区在江安校区建设幼儿园、小学项目开工
- 明道阐玄,固本开新——记詹石窗教授的“道学研究”人生
- 董碧蓉教授:40年育人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 川大携手阿里、伯克利发布“汉典重光” 中国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平台
- 我校举行2019年度教职工荣休仪式
- 春节前夕学校领导看望慰问在岗教职工和留校学生
- 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联谊会年会暨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粤港澳大湾区联谊会换届大会暨四川大学深圳校友会年会在深圆满举行
- 【大川视界】我校学子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展暑期访学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