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出实招见实效,扶贫路上践行川大人的初心使命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扶贫路上践行初心使命,全力做好对口扶贫工作。自2012年开始对口定点扶贫凉山州甘洛县、广安市岳池县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每年都带头到帮扶县调研推进扶贫工作, 校处级及以上干部到两县开展扶贫工作达500余人次。学校还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实践了智力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为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承家国情怀 担时代使命
自2012年开始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四川大学本着“政府所急、群众所需、川大所能”的原则,杜绝“碎片化”,逐步形成“集约化”的工作模式,集中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竭力为帮扶县建设一批重点项目,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多名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中有一名校领导分管扶贫工作,下设定点扶贫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了部门、学院联络员制度和二级单位“一对一”帮扶机制。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学校各二级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年度领导班子考核和绩效考核之中。加强部署,推动落实。编制了学校《进一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每年定期召开定点扶贫工作专题会,研究部署和推进扶贫工作。设立专项经费,确定帮扶项目。近三年来,学校总计支持和协调两县经费4447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130余万元,引入帮扶资金983余万元,直接采购农产品431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681余万元,捐赠设备物资价值近525万元,减免培训费697万元,用于两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为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结合帮扶县实际情况,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充分沟通,确定两县帮扶项目140多余项。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监管,确保用好资金,组织好项目。
助造血新生 谋长远发展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长期以来,四川大学高度重视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造血能力。
学校组织专家帮助帮扶县编制了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十三五”规划纲要、水利建设、招商引资、电子商务等发展规划;为138个贫困村“量体裁衣”,分别制定了脱贫规划。组织专家帮助帮扶县编制了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十三五”规划纲要、水利建设、招商引资、电子商务等县、镇、村级专业规划139个,帮扶项目分析报告8份。如帮助甘洛县撰写的5万多字的《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书》,帮助甘洛县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验收合格后将再获资金500万元。组织师生330余人次赴17个县开展了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受到省委组织部、省扶贫移民局的高度评价。
学校还通过校友和社会企业家帮助,争取了5100余万元项目资金。借助“以购代捐”平台,推进两县农特产品入驻川大超市、宾馆、食堂。与帮扶县联合举办优势产业、特色商品推介会,促成6家企业与两县签约,签约金额达33亿元。学校华西药学院与岳池医药产业园区签订了“四川大学——岳池县人民政府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岳池县医药产业示范园挂牌“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共建合作单位”。
扶贫智先行 共建人才林
学校以“1+N”干部人才为支点,通过他们架起学校和帮扶地区的“连心桥”,整合、联动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学生支教团、社会企业家等各方面力量,举全校之力支持“1+N”干部人才打好脱贫攻坚战,构建多方联动的大帮扶格。
学校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商学院、艺术学院、华西各附属医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为主体,通过赴川大培训、到附属医院进修、远程教育、现场培训指导等方式,为对口帮扶县党政领导干部、基层村(社区)干部、教师队伍、医疗队伍开展各类培训7000余人次,减免培训费用396余万元,有效地提升了帮扶县干部、教师和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积极开展支教活动,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水平。学校研究生支教团连续19年、先后有204名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累计完成738个中小学班级5.6万余人次的教学任务;向社会募集善款近300万元;援建“爱心桥”4座、“爱心村小”2所、“梦想教室”等项目100余项。
学校还发挥干部人才优势,结合学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和帮扶县的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在原有选派1名县级领导和1名“第一书记”的基础上,积极选派农业、经济、城市规划、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形成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梯队式干部扶贫工作格局,创新构建了1名县级副职+3~4名县局级副职+1名乡镇副职+1~4名驻村干部的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新模式,为地方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共选派了23名干部人才到帮扶县挂职,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处级干部3人,推动帮扶项目落到实处,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好评。
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发挥华西医疗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学校华西医院等附属医院承担了21家老少边地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任务,包括定点帮扶县甘洛县人民医院;区域协同帮扶527家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时,为两个帮扶县医院提供免费医疗及管理培训、捐赠医疗设备、建设村级卫生室、开展医疗救助及送医下乡活动,协助帮扶县相关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帮扶县的医院与学校各附属医院医联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帮扶县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以及所有中心卫生院的远程会诊平台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实现专家对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近年来,向帮扶县捐赠医疗设备价值300多万元;接受入院进修人员20余人;建设网络医院3个,远程教学培训医务人员1.19万余人次;选派了50余名医疗骨干赴两县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提供远程疑难病例会诊57例;为帮扶村建立标准化卫生室2个。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扶贫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精准帮扶的4个村中,已全部脱贫“摘帽”。如精准帮扶的格布村已实现“村退出、户脱贫”,150户719人全部脱贫;全村新建住房150套、蓄水池7个,硬化村道6公里,因贫辍学39人全部劝返,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230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7000元,为甘洛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2019年为石板坡村、红朝门村、安家坝村捐赠路灯140个,为石板坡村修建村牌,凉亭,花池,公路包边。学校荣获2017年“四川省扶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7年度中央及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学校荣获评价“好”,并在教育部直属44个定点扶贫高校7个获得“好”的评价中排名第一。作为对我校扶贫工作的肯定,2019年10月17日我国第六个扶贫日前夕,副校长侯太平代表四川大学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作扶贫工作交流发言。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四川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肩负好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举全校之力集中攻坚,探索创新精准扶贫多元化路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为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特稿】出实招见实效,扶贫路上践行川大人的初心使命
相关推荐
- 华西第二医院医学模拟中心揭牌
- “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和“2019霍尼韦尔物联网商业应用竞赛”成功举办 四川大学获得多项大奖
- 15位院士齐聚我校共商华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我校与复旦大学等四校联合举办“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主题团课学习“四史”
- 第十届“纳通国际儒学奖”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
- 川大华西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竭尽所能把病人送出重症区
- 我校三星堆考古青年学者谈传承川大精神为国立新功
- 《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节目开讲录制
- 四川大学科技园面向MBA开设《技术转移与技术经理人》课程,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搬运工”
- 【聚焦】各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精神
- 乔甫:七次出征,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
- 各学院积极行动 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 校党委书记王建国一行赴三星堆遗址调研看望慰问参与发掘工作师生
- 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全面参与的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获重大进展
- 张兴栋:让中国生物材料学科打个翻身仗
- 全部通过,5项优秀!我校在全国首批新工科研究项目中成绩突出
- 四川大学:让青年学子在党史学习实践中感悟成长
- 全国首家互联网落地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上线
- 我校华西口腔医院位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口腔专科医院第二名
- 川大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