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智库论坛成功举行
12月2-3日,由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和我校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论坛成功举行。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张维利,俄罗斯联邦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副全权代表马什科夫采夫,“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俄方主席、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德米特里耶夫,副校长冈察洛夫,“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方主席、我校李言荣校长,姚乐野副校长,郭勇副书记,及来自中俄50余所高校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冈察洛夫主持。
马什科夫采夫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两国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2020-2021年是“中俄科技创新年”,中俄互办科技创新年,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两国高校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立以来,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合作、人文经贸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两国青年学者、科研团队间的交流互访,为推动两国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张维利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是两国关系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是两河机制人文合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方深化教育合作的有益实践。高校联盟正式成立以来,始终走在引领两地区联合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培养高端人才等发展方向的前列。智库论坛作为高校联盟品牌活动,成为两国专家学者思想充分交流,观点闪光碰撞的重要平台,为激发地方合作潜力,助推两河地区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希望两河高校联盟依托本地区雄厚的高校实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加强地区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进一步挖掘青年智慧和青年潜力,加强青年科研交流和创新合作。期待与会专家为中俄地方交流合作多出金点子,推动两河地区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实现新创造、新超越,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米特里耶夫在致辞中表示,“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联盟高校,为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联邦区和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发展区域间国际合作等。自成立以来,高校联盟已成为两国高校在教育、科技以及人文交流领域非常重要的活动平台。疫情期间,联盟高校通过线上形式继续开展教育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论坛聚焦创新合作旨在为推动两国的科技创新,深化两国高校间的科研合作提供更大助力。
李言荣在致辞中代表我校和中方高校向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作为中俄两国区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联盟从2017年成立至今,已经有84所高校正式加入进来,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联盟不断改善机制,搭建地区合作数据库,开展线上交流活动,深化中俄青年间的交流互动。他说,在后疫情时代,希望联盟高校之间重点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一是坚持开放共享,创新学生交流形式。联合开设更多在线课程,开展更多远程交流活动,开放更多网络教育资源,建立更加开放高效的中俄高校联盟学生国际交流机制。二是坚持优势互补,创新科技合作方式。通过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联合申请项目,共建科研平台等,进一步围绕航空航天、核能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方面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三是坚持深化合作,创新智库建设模式。不仅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更要面向未来、面向前沿,围绕中俄两国完善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协作、保障地区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贸易合作等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奥伦堡国立大学、摩尔多瓦国立大学、萨瓦托夫国立大学、伊热夫斯克国立医学院、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楚瓦什国立师范大学、萨马拉国立技术大学、喀山创新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中俄多所高校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加强中俄合作,推动人才联合培养,深化科研合作,聚焦创新创造,加强医疗健康、信息安全、环境保护、人文艺术交流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闭幕式上,郭勇和冈察洛夫分别代表中俄联盟高校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希望大家能携起手来,共同在“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框架内,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合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两国跨区域高水平合作提供支撑和服务。期待本次论坛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激活现实,转化为切实推动双方进一步交流合作的动能,加快推动成果应用转化,为中俄合作共赢做出应有的服务和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四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智库论坛成功举行
相关推荐
- 686分!李麟瑞同学成为我校强基计划首位录取考生
- 从川大走出的优秀扶贫干部,用行动守初心担使命
- 2019年(第七届)四川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我校举办
- 四川大学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举行
- 第五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在我校举行
- 校长李言荣一行赴厦门考察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建设进展情况并拜会福建省委书记尹力
-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曾烨副研究员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发表研究论文
- 机械工程学院举行四川大学2020年“张强云奖学金”“彭建国奖学奖教金”颁奖典礼
- 川大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四个学科进入ESI前1‰
- 四川大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 学校召开党外人士校情通报暨新年座谈会
- 传承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川大师生实践团开展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最新ESI数据出炉 我校进步明显
- 韶华满眼新 青春梦待启——我校迎来2019级本科新生
- 2019四川大学校友企业招聘季综合场双选会举行
- 校领导慰问2020年央视春晚排演师生
- 直接服务线上教学 学校教材线上服务平台十来天阅读达24万人次
-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28届颁奖大会暨第九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成都举行
- 高校“健康扶贫联盟”在我校成立
- 登高望远 谋划未来!四川大学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