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大学 > 新闻公告 >

川大出版社新晋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海外馆藏影响力TOP 100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2019-08-27 0 新闻公告 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8月19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2019版)》发布,川大出版社89种2018年版中文图书在2019年被海外图书馆永久收藏,新晋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入藏品种排行榜TOP 100,列第59位,居全国大学出版社第13位、四川省第2位。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川大出版社出版的29种图书获奖,占全部288种获奖图书的10.07%,高居全省16家出版社第一,这是近年来川大出版社学术出版成果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川大出版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7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四川省委振兴四川出版的号召,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导向,坚持“服务学术,传承文化”,围绕“四个做好”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 不断增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感、责任感,守正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加强出版物质量管理,推进融合发展,出版了一大批导向正确、内容健康、群众喜爱的优秀出版物,出版物质量稳步提高,主题出版影响不断增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做好平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作为国家“双一流”大学所属的综合型出版社和四川省首批重点文化企业出版骨干企业,川大出版社积极服务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教材出版工作,在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川大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约占川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总数的40%。

川大出版社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学术沙龙

川大出版社同时积极服务学校科研和学科建设,搭建高水平科研成果出版平台,在出版的学术专著中,我校教师、在读研究生的著作约占30%。同时,通过校工会,川大出版社积极联合校内各学院,广泛开展“学术写作与出版沙龙”等交流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撰写学术著作。

川大出版社协助各学院办好学术期刊和学术集刊。我社作为主办单位,为学校《骨科学》《华西口腔》等多种学术期刊提供了有力支持;出版各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20余种,其中《中外文化与文论》《符号与传媒》《汉语史研究集刊》等3种集刊为CSSCI收录。

川大出版社制定实施了精品学术图书出版工程资助办法,向代表学术研究前沿特别是我校双一流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或者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精品学术著作等八类图书提供资助。同时,川大出版社坚持与有关部门和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接收我校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等对口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到社实习,为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技能指导、培训和锻炼机会,助推学生就业和发展。

做好品牌:提升出版品质,提高学校和出版社美誉


川大出版社将2019年确定为“质量管理年”,重点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选题论证制度,提高选题门槛;加强三审制度,畅通退稿机制;加强印前质检制度,对重点图书开展全书通检,严格把好“选题关”“编校关”“质检关”“推广关”,着力提高出版物质量,打造川大出版靓丽品牌。

川大出版社坚持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特色,着力打造《儒藏》《巴蜀全书》等古籍整理图书品牌、《中国符号学丛书》等学术图书品牌,《青少年心理深呼吸丛书》等亲子教育、心理引导等高质量大众图书品牌,以及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余个学科门类的高校系列教材。

川大出版社紧紧抓住重点出版主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出版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朱德研究文集》、庆祝建军90周年的《八一军旗别样红》、红色经典连环画系列图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丛书等优质主题出版图书。

《外来文明的印记:中国?嘉定往事》加拿大总督奖获奖证书

积极推动出版社图书“走出去”。川大出版社分别与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出版单位签署了意向协议,计划向上述国家输出《符号学丛书》《川剧鉴赏》《藏茶秘事》等20余种图书;我社《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法文版)入选“2018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

2018年,川大出版社获得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5项,其中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累计立项达9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累计立项达8项;“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1项。

2019年,川大出版社从结构调整、项目驱动、纸书升级、版权服务四个方面联合发力,按计划推进落实了“大学科教文化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和“成都AI音乐出版创意产业园”等融合发展项目的实施,不断推进数字传媒分社建设,实现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收入的较大增长。同时,《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应用丛书》《法治之光:新中国法治建设漫谈》两个项目获得四川省重点出版专项资助。

做好文化:让川大文化辐射海内外

 

川大出版社把做好文化传承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和使命,积极履行文化公共服务职责,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川大出版社围绕传播国学做文章,积极推动国学进社区、进高校,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基层的影响;通过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中小学馆配等公益性政府采购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出版社还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通过图书捐赠等活动,彰显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社会责任。下一步,川大出版社还将落实校地合作,参与武侯区图书馆文化项目运营,整合校内人才、学科、社团资源优势,策划开展以人文艺术讲座、健康保健讲座、作者见面会、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等为主体的系列文化活动,推进国学进社区、文化进社区、艺术进社区、健康进社区,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版权登记服务。

同时,川大出版社积极策划学校文新学院“先贤丛书”等整理保护川大文脉的重点图书、《川大龙门阵》等校情校史类图书,弘扬川大精神,传承川大文化,与兄弟高校积极开展合作,让川大文化向外辐射,扩大影响。

做好系列:提高学术出版整体效应

 

《宋代诏令全集》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川大出版社依托四川大学百年名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及学科优势,秉承“倚百廿名校,出图书精品”的宗旨,坚持选题系列化、整体化方向,出版或策划了古籍整理系列图书、符号学丛书、博士文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丛书、天府文化丛书、四川学术文库、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网络文化研究丛书等大批精品力作,形成了鲜明的出版品牌,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市场均有较大影响,获得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2019年,川大出版社努力推动图书出版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图书发行量、单书平均效益、高质量图书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均有所提升。

眼下,川大出版社正积极落实出版单位“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精神和“推进实体书店发展”的文件要求,在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生双创基地——四川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内,专辟场地建设校园学子书店,旨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打造书香校园,面向学校师生和辖区居民开放,努力建成新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该书店面积约280平方米,将于九月开学初启用营业。

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川大出版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振兴四川出版的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品力作,为学校全面加快推进“两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川大出版社新晋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海外馆藏影响力TOP 100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