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生物国重室苏昭铭团队在Nature发文 首次揭示3.1 ?全长四膜虫核酶冷冻电镜结构
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很多非编码RNA可以折叠成复杂的三维结构以行使或参与重要的生命过程,如催化、转录和翻译调控等。但由于RNA三维结构信息的匮乏,导致目前对RNA三维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认知仍相对有限。冷冻电镜现已成为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不可或缺的技术,然而由于RNA结构本身较强的不均一性,因此纯RNA冷冻电镜高分辨结构的获得依然是很大的挑战。此前,冷冻电镜数据库中仅有不到10个分辨率优于5 ?的纯RNA结构,最高分辨率是3.7 ?。
四膜虫I类自剪接内含子(Tetrahymena group I self-splicing intron)是由美国科学家Tom Cech发现的首个在没有蛋白参与情况下具备酶催化活性的RNA,随后被命名为核酶(ribozyme),Tom Cech也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四膜虫核酶的核心区域P3-P9具有非常紧凑的三维结构来形成酶催化位点,它也成为了研究RNA三维结构与催化功能关系的重要模型。
图1. 四膜虫核酶holo状态结合底物后进行催化反应。5’ 外显子(黄色)和3’ 外显子(橙色)在核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外显子并最终离开四膜虫核酶。
8月1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苏昭铭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Wah Chiu和Rhiju Das团队,共同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ryo-EM Structures of Full-Length Tetrahymena Ribozyme at 3.1 ? Resolution”。该研究采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全长四膜虫核酶在无底物结合状态(apo)和底物结合状态(holo)的高分辨结构(图1)。
“虽然Tom Cech之前解析了P3-P9区域3.8 ?的晶体结构,但包含周边区域的完整全长结构仍旧未知,这极大限制了人们了解四膜虫核酶周边区域如何远程调控核酶活性的结构机制。此外,3.8 ?的分辨率也不足以鉴别出很多参与催化反应的关键金属离子。”本研究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苏昭铭研究员说道,“因此,解析四膜虫核酶的完整结构对于研究其结构功能关系尤为重要,同时对运用冷冻电镜研究其他RNA的结构与功能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研究通过解析四膜虫核酶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对不同结构域间的互作关系进行了深度解析,具体发现如下:
(1)首先揭示了apo状态下L-21 ScaI核酶的3.1 ?全长冷冻电镜结构,这也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纯RNA冷冻电镜结构。该结构首次解析了外围区域结构并揭示了其与核心区域P3-P9间几个重要的长程相互作用。外围区域P2、P2.1、P9.1、P9.2通过形成两个假结结构(Pseudoknot)P13和P14,以及P14中的U43-A171-A172和P2-P2.1连接处的A31-U56-A95两个碱基三链体(Base triple),将P3-P9包围起来。
(2)发现了两种“始料未及”的长程相互作用。第一,P4螺旋中的核苷酸A210与P2中的A46之间形成氢键,并与P14中的G169形成一个碱基堆叠(stacking),这样的互作方式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P2-P4-P14桥”的结构。之前的研究发现A210会降低四膜虫核酶的结构稳定性,但对全长核酶的活性却至关重要,这一长程相互作用为该结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二,P9.1中富含嘌呤的内环(bulge)G358、A359、G360可以与催化核心P7间形成“P7多嘌呤长程相互作用”(P7 purine-rich interaction)以稳定酶活位点的结构。以上两种结构发现展示了全新的外围区域与核心区域间互作的方式,说明了外围区域如何对酶活位点造成影响。
(3)通过比较核酶结合5’ 和3’ 外显子底物的holo状态与apo状态的结构,揭示了通过互补配对结合底物的内部引导序列(Interna guide sequence,IGS)的构象重排,以及酶活位点的构象变化。与底物结合后,IGS区向催化核心的方向发生了约60°的构象旋转,同时酶活位点中的碱基和金属离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位移,虽然活性位点的大致结构在apo状态下就已基本形成。
(4)在holo状态的核酶中共鉴定出31个金属离子(M1~M31)。有些金属离子直接调控核酶的催化活性,其中包括先前通过生化功能实验鉴定出直接参与酶活反应的MA(M26)和MC(M27)、远程调控酶活的ME(M28)以及新发现的稳定酶活位点的M2。由于金属离子,尤其是镁离子,对RNA的正确折叠以及功能活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该研究也揭示了运用冷冻电镜研究RNA结构和功能的优势。
综上所述,该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揭示了四膜虫核酶的全长高分辨三维结构,阐明了在底物结合和催化过程中IGS、金属离子、磷酸基团与碱基的构象变化,为长达40年来对四膜虫核酶剪接反应的研究提供了结构和机制上的支持,同时也为后续进行高分辨RNA冷冻电镜结构的研究提供了范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医院老年科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本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苏昭铭研究员为本研究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凯铭研究员和斯坦福大学Kalli Kappel博士为共同一作。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国重室冷冻电镜中心工程师罗炳男参与了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同时,本研究得到了魏于全院士的大力支持。本研究由四川大学海外引进人才启动经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完成。
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国重室冷冻电镜中心拥有300和200千伏前沿冷冻电镜各一台,同时配备了光电联用(CLEM)系统,可以进行高分辨单颗粒重构、断层成像(Cryo-ET)、微晶衍射(MicroED)等数据收集,现长期招聘具有一定电镜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苏昭铭课题组的研究兴趣是运用冷冻电镜揭示病原RNA和RNA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并基于RNA结构设计和筛选RNA靶向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潜在的分子探针和候选药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西生物国重室苏昭铭团队在Nature发文 首次揭示3.1 ?全长四膜虫核酶冷冻电镜结构
相关推荐
- 直播预告!四川大学2021新年晚会
- 我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四川大学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6个学科入选国家新一轮建设名单
- 新晋AATS会员、川大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心脏外科诊疗中心
- 川大游泳代表队在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斩获佳绩
- 医疗器械新材料人源胶原蛋白及高强韧性纯钛指导原则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
- “明远星辰文库”新书发布暨文学创作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
- 我校召开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 【新时代本科教育大讨论】学校举办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根植办好的本科理念
-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一行到校访问
- 华西口腔万乾炳、王剑教授构建一种湿粘接特性良好的贻贝仿生口腔黏膜黏附制剂
- 数学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60%
- 四川大学大力推进法治工作和法治人才培养
- 学校召开2021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 ?四川大学举行纪念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暨第109个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
- 【梦想从川大起航】吴易阳:从匹兹堡学院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第三届“中国—俄罗斯:文化对话”双边学术座谈会在川大举行
- 深入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在全国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名赴非洲抗疫专家组成员平安凯旋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