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学子携手,全球大师云集!2019年国际课程周圆落下帷幕
6月30日,四川大学“2019国际课程周”(UIP)在江安校区体育馆盛大开幕,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184位教授和600余名学生,与川大师生共同参加了活动。
今年的国际课程周,依然为川大的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国际课程,外籍学生也走入各学院的国际交流营,和川大同学学习、交流。短短两周,有朋自远方来,实现了“众乐乐”。
大牌授课
今年的国际课程周,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们为川大的同学们带来了200余门的全英文国际课程和多场学术讲座。讲授内容涵盖文理工医多个学科门类,既有专业前沿资讯,也有丰富多彩的通识课程,全方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今年UIP的另一大亮点是学校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院士和知名教授,并新增“名师讲堂”为同学们开设讲座。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Scott Rozelle(罗斯高)带来了《农村人力资本: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隐形挑战》的讲座。讲座中,罗斯高教授提出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能否进一步提高,与中国能否跨出“中等收入陷阱”及能否成功转型密切相关。
多年来,罗思高教授不遗余力地关注中国农村问题,并在国际顶尖期刊中(包括Science、Natur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发表过大量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2008年,罗思高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
美国迈阿密大学Vaidhyanathan Ramamurthy教授在本次国际课程周为本科生带来一门名为Molecular and Supramolecular Photochemistry的课程。
Ramamurthy教授从“光与生活”开始,为同学们介绍了光化学的发展进程及前景,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光、什么是光化学,以及光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光化学中一些非常实用的基础知识,如:吸收与发射、发射与辐射、电子转移与能量转移等。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收获颇丰。
英国约克大学James Hanley Clark教授为同学带来了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Drivers and Practices的课程。James H. Clark教授在国际上是从事绿色化学技术转化生物质废物研究的专家,是国际绿色化学中心网络联盟的主席,也是化学类重要学术刊物Green chemistry杂志的创刊主编,已从事绿色化学及生物质炼制20多年,特别是针对微波辅助生物质转化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这堂课上,Clark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绿色化学的前沿方向、废物利用、环境立法以及化学产物的绿色合成等方面,还进行了精彩的文献讨论。
精彩交流
除了课程,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外国学生,也走入了川大的实验室和课堂,他们与川大同学一起,度过了共同学习的两周。
在水利水电学院的国际交流营,来自意大利、德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国际交流学生首先来到了校史展览馆。讲解员对我校的历史和精神内涵等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解说,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辅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和珍贵档案,让留学生们在参观中感受四川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计算机学院的国际交流营,师生们开展了软件开放项目交流分享活动。四组软件学院同学、一组计算机学院同学和五组日本交流同学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
同学们围绕计算机软件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创新型项目。项目主题涉及自动驾驶系统运行、医学图像转换、高维度图像降维、疲劳驾驶检测、老年人的步态分析等多个领域。从理论依据到实际操作,同学们积极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整个过程学术氛围浓厚、内容丰富多样,极大地扩展了到场学生的知识面和学术思维空间。
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国际交流营,来自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16位同学和公管学院师生一起参观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是省内乃至全国首个运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和普及自然灾害知识,体验、实践防灾减灾技能的省级综合性科普教育场馆。在参观中,中外学生科学地认识了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并在教育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一些逃生自救小技能。
在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国际交流营,六名外籍同学来到江安校区文科楼参观了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旅游品酒实验室。
在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大家依次参观了考古标本室、石器考古实验室、生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和田野考古实验室。在参观中,外籍同学兴趣浓厚,不时与川大考古系的同学交流。尔后,大家来到了品酒实验室,中方同学为外方同学讲解品酒实验室的设备、藏酒等。外籍同学在众多红酒中寻找来自自己国家的红酒,来自莱顿大学的Chiara同学找到了一瓶意大利红酒,她为大家讲解了这款红酒背后的故事。有了共同话题,现场气氛很快热络起来。
一年一度的国际交流营中,许多外籍学生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各学院也安排了不少中华文化体验活动。
今年,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中外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方同学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文化、古典舞文化、传统古典乐器琵琶、优秀电影《霸王别姬》等。商学院的外籍交流学生在学习之余,还体验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文化。
友谊地久天长
7月11日晚,国际课程周迎来了高潮。由四川大学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乐队共同带来的“四川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仲夏之夜专场音乐会”在江安校区艺术学院小剧场举行。
音乐盛宴在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妮的钢琴独奏《霍尔堡组曲》选段、《中国主题练习曲》悠扬旋律中拉开帷幕。我校吴金泽同学带来了萨克斯独奏《lovin’you》。Hans-Christian Wille教授亲自参与的《匈牙利舞曲》颇为动感,令观众沉醉其中。旅英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王艺文,携手万捷妮为音乐会贡献了钢琴小提琴合奏《四季-夏》。远道而来的施蒂利亚手风琴双人组合的两名年轻乐手用他们的传统乐器为大家带来《巴伐利亚传统手风琴民族曲目串烧》……精彩节目不断,现场气氛热烈。
音乐会在巴伐利亚三人乐队的表演中达到高潮,并在中德音乐家们共同演奏的《友谊地久天长》中落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五洲学子携手,全球大师云集!2019年国际课程周圆落下帷幕
相关推荐
- 新春前夕学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专家学者、老党员和师生代表
- 【新时代本科教育大讨论】我校召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
- 我校杨成教授团队构建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智能分子光开关,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高温门控效应
- 我校15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 外国语学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荣获一等奖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评估与总结会
- 致公党市委会主委梁伟赴四川大学总支走访调研基层工作
- 从高原迈向高峰,建设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学科——文科、医科代表热议学校中层正职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 坚持科研“四个面向”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我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清明祭奠主题教育活动
- 生物国重实验室董浩浩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解析脂多糖转运体LptB2FGC与脂多糖或AMP-PNP结合态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并揭示其转运机制
- 共诵经典 同传文化 四川省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留学生组展演活动在我校举行
- 李言荣校长为青年学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学校举行中层正职干部寒假专题研讨会
- 我校刘文勇教授编校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晚清民国中国古典文论研究文献集成》出版
- 川大携手阿里、伯克利发布“汉典重光” 中国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平台
- 我校学子刘大一恒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第一档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公共管理学院 “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赴延安学习参观
- 川大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四个学科进入ESI前1‰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