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2021年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学术研讨会
近日,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家园国际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
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如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董炳月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赵京华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王锡荣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谭桂林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李继凯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文学院王本朝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邵宁宁教授等。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姚乐野致欢迎词,他表示,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很荣幸由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参与联合主办此次盛会。姚乐野肯定了文学与新闻学院同仁们为积极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所作的工作,其中尤为瞩目的是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在四川鲁迅研究会发起成立的鲁迅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在中国鲁迅研究会的支持下发展为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分会,每年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为鲁迅研究前沿成果与基础教育相衔接做出了卓越贡献。最后,姚乐野再次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
随后,孙郁致开幕词,他表示,这次会议拉开了本年度学术研讨的序幕,而“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则涉及到文化史重要节点的丰富内蕴,该主题从社团史的视角出发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文学史。尤其是从鲁迅与许多青年社团的交往中可以窥见其精神地图的一部分,对我们产生长久的启迪。同时孙郁指出,四川是新文学的活跃之地,鲁迅滋育了一大批巴蜀作家,许多鲁迅研究者也于成都写下重要篇章,孙郁由此鼓励学人们继续致力于新文化的建设、拓展思维和审美空间,以立人精神促进国家进步和文化繁荣。最后,孙郁对四川大学为本次学会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为本次会议献上诚挚祝福。
本次会议主旨演讲分为上下两场,共九位发言人。第一场中,王锡荣回顾了鲁迅社团活动小史,并由此窥见鲁迅的精神状态。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探讨了《花边文学》初刊本与初版本中的时局与语言问题,透过初刊本与初版本的注释差异,探究鲁迅坚韧的思想精神和灵活的斗争艺术及其对语言规范化的不懈追求。邵宁宁辨析了从“文学研究会”到“文学研究所”的演变,由此展现了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范式的生成与衍化。赵京华阐释了“越界日本的阿Q”,梳理了日本学界九十年来对《阿Q正传》的研究史,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系列研究中搜集到的珍贵史料。谭桂林教授带来了题为《许季上作为鲁迅学佛引路人的身世及思想考论》的学术报告,从被以往研究忽视的角度进入,阐析了三大与鲁迅研究相关的问题。
6月19日下午及次日上午,四个分会场共举办三十二场分组会议,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刘福春教授、陈思广教授、周维东教授、妥佳宁副教授、李扬老师及四川师范大学袁昊等在会上发言,或担任主持及评议工作,多位硕博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心得。6月20日下午召开第二场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张全之教授探讨了仿词与鲁迅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以“语言”作为切入口,探求鲁迅的思维与思想。陕西师范大学赵学勇教授梳理了新世纪以来西方理论视野中的《故事新编》阐释,反思了此种研究理路的贡献与局限。浙江大学黄健教授结合自身体验,以医学思维重新观照《呐喊》《彷徨》,实现了对鲁迅思想的新解。北京师范大学黄开发教授通过分析《孤独者》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将其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进行了比较研究。
闭幕式上,董炳月致闭幕辞,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并表达了对会议承办方我校与新闻学院的感谢。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周维东教授致欢送辞。会议期间,中国鲁迅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与中国鲁迅研究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顺利举行,选举出了新一届的学会领导机构,董炳月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会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承办2021年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学术研讨会
相关推荐
- 【大川视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冬季学术交流项目顺利举办
- 我校华西第二医院刘忠强副教授团队首次揭示婴幼儿发生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
- 我校主办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暨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 川大学子与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我校华西医院与梅奥医学中心签署人工肝专利转让协议
- 履职尽责勇担当 建言献策谋未来
- 【大川视界】我校学子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医疗科学研究项目访学活动
- “继往开来: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 我校李怡教授、常青教授分获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
- 四川大学与中国电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数字健康领域深度合作
- 四川大学以“五个融合”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 学校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公益活动“雏鹰成长计划”
- 6金2银!我校学子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表现优异
- 川大出版社学子书店创新举措开展“教材送到家”服务 为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 寒假留校学子游园联欢喜迎新春佳节
- 电影《守望青春》走进四川大学
- 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四川——四川大学开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成果在四川落地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 【大川视界】我校学子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展暑期访学
- 争当先锋模范 做川大优秀共产党员
- 我校华西口腔叶玲教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