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医工融合推进及项目指南发布会
4月19日,学校在华西校区召开医工融合推进及项目指南发布会。校长李言荣,魏于全院士、王琪院士,副校长张林,学校医学、工学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教师,以及来自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界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林在致辞中表示,我校医工融合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1月学校在“创新2035”先导计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医学港湾计划。本次会议的举行是落实“创新2035”先导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宣讲学校医工融合政策,发布医工融合重点项目指南,汇聚政产学研用的创新资源,推动跨学科的科研协作,促进医工融合发展,对推进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和全面加快建设学校“两个伟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林为医工融合“三中心一平台”授牌,为医学交叉学科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魏于全院士、王琪院士颁发聘书。
王琪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医工融合是川大的特色和优势,为川大的医学和工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校大力推进医工融合,聚焦创新药物、先进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精准医学,构建独具特色、引领实践的“医学+”学科群,以及医工融合“三中心一平台”,这将为健康四川建设和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会上, 华西医学中心学科建设部部长成果教授解读了我校医工融合政策,汇报医工融合建设进展,发布医工融合“三中心一平台”的重点项目。此次共发布重点项目16项,主要涉及疾病的智能预警及预测干预研究、脑科学与类脑计算研究、活性组织工程支架研制及产品开发、新型智能医用凝胶研制及产品开发、新型生物医用原材料及相关诊疗器械的研发、高端放疗计划系统研发、肺结节/肺癌全周期智能诊疗产品研发、基于新型磁性复合材料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等领域,由学校引导基金、医院配套资金和企业天使基金等共同投入经费,重点资助符合项目指南并具有前期基础及可行性的项目。
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院长叶玲介绍了“医学+材料中心”的最新进展,“医学+信息中心”的曾筱茜代中心主要负责人、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介绍了中心的发展情况,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副院长黄进介绍了“医学+制造中心”的前期成果和下一步重点研发计划,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黄勇介绍了“医工结合转化应用服务平台”的基本情况。来自“三中心一平台”的科学家分享了各自推进医工融合项目的经验。“医学+制造中心”的应斌武教授分享了《“医学+制造”—让创新思维的触角伸得更远》、“医学+信息中心”的电子科技大学王国泰副教授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疾病自动诊疗》、“医学+材料中心”的赵伟锋教授分享了《凝胶微球抗凝剂—体外抗凝新策略》、“医学+信息中心”的陈玉成教授分享了《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心脏健康管理系统研发》、“医学+制造中心”的胡文闯教授分享了《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精准诊断领域的应用》等的推进情况。
李言荣首先对学校医工结合“三中心一平台”负责人的报告和5位教授的发言一一作了回应和肯定。他说,这次医工结合项目指南的发布表明,由医学牵头、工科积极参与、社会企业资源的大量汇入,不仅让医工结合在川大破了题,而且近半年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和空前的积极性,为此,他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感谢大家的辛勤努力。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研要坚持“四个面向”,其中一个就是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把生命医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医学向前发展的每一小步都是人类健康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所以全面推进医学与工科的交叉、尤其是医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既是国家所需、人民所急,也是当前川大自身发展所需,这既是学校建设高峰学科、全面提升医学科研实力和工科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中“未来医学港湾”专项的突破口。现在,学校的医科和工科都行动起来了,都在积极加入和推动医工融合,下一步我们要在不断推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力度推进医工结合,要让医工结合成为川大一张新的名片。具体来说要继续支持由医学牵头,打破学科边界,让那些有情怀、有理想、有追求的高水平医生与有实力、有想法、有办法的工科人才充分结合起来。当前搞好医工结合要注意三个转变: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从论文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技术推动向需求牵引转变,研究医学真问题、解决医学真需求。现在,我们要以医工结合的具体项目和产品为抓手,让科研的成果不仅有用而且要管用,力争在国内走出一条川大模式的医工结合特色之路,这不仅对学校医科发展、同时也对新工科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召开医工融合推进及项目指南发布会
相关推荐
- 【抓整改 重实效】解决民生渴盼问题 全心全意服务师生职工
- 大力弘扬“三牛”精神 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机关部处和业务单位学习贯彻中层领导人员专题培训班和2021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精神
- 15位院士齐聚我校共商华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我校学子获全国第十二届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
- 四川大学2020年运动会精彩纷呈
- 学校领导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
-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 川大6项成果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 华西口腔万乾炳、王剑教授构建一种湿粘接特性良好的贻贝仿生口腔黏膜黏附制剂
- 四川大学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建设专项自评会
- 我校赵伟锋、赵长生教授团队揭示基于凝胶微球的假性血友病抗凝策略 实现血液净化体外安全抗凝的同时规避抗凝剂的出血风险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十一指导组指导 我校党政办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百年巨变中的青年使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四川大学积极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24周年?华西医学110年 “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高峰论坛
- 【守初心 担使命】学校召开“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警示教育大会
- 李言荣:科研评价要减少“人”的因素
- 学校召开2020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推进会
- 新春前夕学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专家学者、老党员和师生代表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