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调研学校“新工科”平台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3月22日、26日,校长李言荣率队调研学校“信息+”跨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情况,副校长褚良银,党政办、科研院等相关部处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李言荣一行先后走访了2019年学校启动建设的第一批“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以及网络靶场、综合减灾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各平台建设进展、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李言荣现场查看和听取了中心建设情况,并围绕化工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集成处理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除了提高化工生产安全性监测外,互联化工包含的内容应更广泛、内涵更高阶,可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各项特征指标,实现化学合成过程的可视化、透明化。二是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化工领域的特殊要求,反演和推动化工—物联技术的发展。三是以互联化工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传统化工向新工科转型,有了高水平科研再反过来反哺交叉人才的培养。
在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李言荣充分肯定了中心的运行模式和取得的初步成绩,并就大型工业软件的应用领域、团队组建等进行了讨论。他指出,应进一步扩大数值仿真软件在特殊领域的应用,以及在CAE、CAD等方面的工业应用研究。结合刚刚获批的国家创新中心的建设,学校将在中心的发展规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李言荣指出,中心应集中力量开展诸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工业互联研究,将各种新能源的综合利用互联起来,建立智能化能源控制系统,包括电力工业巡检机器人的研发。同时,应进一步加大与地方、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实质性合作。
在智慧水利研究中心,李言荣重点查看了工程安全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全球重大山洪灾害风险管理预报平台、水库坝群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的建设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智慧水利的概念要准确,智慧水利不仅仅是水利信息化,应是像智慧城市一样内容更加广泛,功能更加智能,应包括信息的感知、信息的反馈和信息的执行。二是我校智慧水利中心的建设应结合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特点,要有川大特色。三是可参照“城市天网工程”积极谋划“山区河流天网工程”,以实现对祖国山川河流的桥—洞—坡的动态监测和重点流域的全覆盖。
在新建的大型网络靶场,团队负责人介绍了靶场的总体情况、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言荣对网络靶场的建设标准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靶场除了做到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外,下一步要加强对抗攻防能力的各种实际场景应用。他建议:一是要在攻防演练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并掌握住核心技术,然后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新技术和应用模块。二是要依托网络靶场和网安学院,积极申请牵头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三是要主动融入国家网络安全主流体系,加强与网络安全重点单位的合作,以提高靶场自主升级和造血功能。
在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李言荣指出,学校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其中“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将重点建设综合减灾防灾及相关实验设施,希望学院结合深地科学、碳中和等平台,积极谋划学院科研的重点方向。
李言荣在调研中表示,工科是综合性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川大的工科体量大、学科全、贡献大,当前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只有工科好了,学校才是真的好、真的强。他说,作为学校率先启动的4个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大家都动起来了,虽然进度不一,但都起了步,有的还有了初步进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以万物互联为基础的工科改革“川大模式”走出了第一步,但距离万物智能的高级目标还相差很远。他强调,我们一定要清楚中心成立时的“初心”和“使命”,要利用万物互联作为抓手,来冲击、来改造、来活跃我们的传统工科,要收缩传统工科战线、凝练新工科方向、构筑工科交叉平台,尤其是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投身到新工科建设中去。关于工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他希望各中心充分发挥川大多学科优势,以工科应用场景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物联技术、信息统计和数学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学科交叉汇聚与集成创新,切实推动新工科发展和行业升级进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领导调研学校“新工科”平台建设情况
相关推荐
- 英国剑桥大学Prof. Colin Humphreys院士一行访问川大
- 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成立40周年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
- 我校冯小明院士获2020年度杰出教学奖、王仕锐校友获创新创业英才奖
- 我校学子在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 我校学子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特等奖
- 我校华西医院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第一批47名队员平安凯旋
- 【大川视界】我校学子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医疗科学研究项目访学活动
- 四川大学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6个学科入选国家新一轮建设名单
-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一行到校调研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承办筹备工作情况
- 我校举行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委人才项目申报动员会
- 华西医院陈蕾教授在飞机上两次救人 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 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讲述我校校友江姐的英勇故事
- 物理学院赵新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获特等奖
- 华西口腔校友王仕锐获“影响中国”2019年度年度人物
- 健康乐跑 幸福回家!学校举办第四届“乐跑回家”校园健身跑活动
- 我校承办第四届中英高峰合作暨先进材料论坛成功举行
- 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出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九年综合排名第二
- 【聚焦】学校干部教师畅谈学习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精神体会
- “2019中外知名企业武侯行”投资合作推介会 暨第二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在我校召开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