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做一流科研,育一流人才,推动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19年度工作布置会和“双代会”中青年学者代表谈学校发展
我校2019年工作布置会暨“双代会”于2月22日圆满举行。会议期间,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代表从自身科研、教学的经验和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工作报告》,围绕学校2019年度工作布置会暨“双代会”主要精神畅谈了自身的感受和对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建议。学校新闻中心组织记者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了专访。
龚启勇:以一流华西医学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在学习了2019年《学校工作报告》后表示:“李校长的报告和王书记的讲话让人振奋!”“报告中总结的四件大事、六大重要进展,全面地展示了过去一年学校的发展。2018年,学校真正实现不少大的跨越,积累了不少高含金量的标志性成果,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感到非常骄傲。”龚启勇说。
龚启勇完全赞同《学校工作报告》中对2019年学校工作的部署,认为学校提出的推动川大华西医学率先迈入世界一流的目标,“既让人振奋,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龚启勇说:“华西医学进入世界一流,并不是简单、片面地进入世界一流,而是要如王建国书记所说,‘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值得每一个华西人思考。”
对此,龚启勇从人才培养、科研评价体系、交叉学科研究三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在医学发展领域中,人才是最关键的。“目前华西医学院和医院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体系,比如青苗培养计划、大师扶持计划等。但就目前的人才队伍来看,我们还缺乏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特别是有临床背景或者所涉研究与临床有关的人才。”龚启勇表示,临床是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医学终究是要解决人生病的问题,对于医学来说,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人才应具备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素质。“我们需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龚启勇说。
龚启勇认为,在目前科研评价体系中引入国际化指标是华西医学研究引领中国、早日进入世界一流的重要方面。“科研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龚启勇表示,引入更客观、更科学、更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评价指标是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他说,“引入国际化的评价指标进入现有评价体系,不仅是医学学科和学院应该思考的,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考虑的方向。”
龚启勇还表示,华西医学在迈向世界一流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医工结合,进行学科交叉发展。“学科交叉是产生创新的捷径和重要来源,是新的创新生命力所在。”龚启勇结合自己的学科交叉研究经验指出,在川大这样一个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中,学科交叉研究拥有先天的沃土,学校的资源为医学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学院、学科的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龚启勇说。
最后,龚启勇表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和对医学发展的重视是华西医学在当下面临的重大机遇,在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学科的关照中,相信华西医学的未来将无限美好。
毛康珊:“顶天立地”做科研,精细管理促发展
青年长江学者、生命科学学院毛康珊教授今年是第二年参加学校双代会。对于今年的双代会与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一起召开,毛康珊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创新,既压缩了开会流程、节约了时间,又有满满的干货,让大家感到学校的工作更加务实和高效。“上午的大会对学校去年的工作成绩进行了总结,让大家备受鼓舞;同时也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布署,让大家心里有了底,就像王建国书记在会上总结的那样:‘怎么看川大的2018年,怎么干好川大的2019年。’”
毛教授还认为,《学校工作报告》也比往年更详细、更具体,特别是措施都写的非常清楚,落在实处的工作更多。“李校长的报告既有长远的规划,也有真抓实干的具体措施。2019年学校要做哪些工作,具体的措施和目标都清清楚楚,教职工通过报告都能明白未来学校的走向。”他说,“我听了之后对学校今年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今年毛教授要首次招收博士生,谈到对《学校工作报告》和新学期工作布置的落实,他表示,要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合理调整科研方向,既要“顶天”——研究科学前沿问题,又要“立地”——解决实际应用的难题,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科研,更好地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学校高速发展的需要。
最后,毛教授还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学校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存量人才的引导和支持,分类管理,激发存量人才最大潜能,形成各类人才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二是望江校区教职工生活区的群租房问题严重。群租房虽然为学生考研暂住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能够精细管理,防患于未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代表访谈】做一流科研,育一流人才,推动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19年度工作布置会和“双代会”中青年学者代表谈学校发展
相关推荐
- 战“疫”打响,川大全面出击!
- 【大川视界】川大学子赴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化项目顺利举办
- 外国语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 “四川大学2019年度学术新人奖”名单出炉
- 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一行到校调研
- 水利水电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燚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
- 我校建立全国首个燃烧动力学平台
- 学校组团访问西藏大学 全力推进我校援藏工作
- 学校召开2021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 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川大开班
- 2020年度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指委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 学校组织学习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 董碧蓉教授:40年育人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 【特稿】立德树人 深化改革 推动川大本科教育升级再出发
- 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赛区)中摘得桂冠
- 材料学院朱建国教授在KNN基无铅压电材料在超声器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
- 我校成立全省首个5G+XR联合创新实验室
-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川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的重要讲话
- 四川大学2019、2020级学生军训顺利开训
- 我校举行“成渝双城博士后交叉学科”论坛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