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北大医学?2018北京国际睡眠医学论坛召开

2018-11-13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8年11月9-11日,包括Amita Sehgal教授、Phyllis Zee教授两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内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数十位国际知名睡眠医学专家齐聚北京西苑饭店,为中国的睡眠医学同道带来了一场交叉领域的学术盛宴:北大医学?2018北京国际睡眠医学论坛暨第四届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睡眠医学论坛,同期还召开了中国睡眠研究会教育专委会年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亚洲睡眠学会候任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教授主持论坛。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韩鸿宾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了题为“北大医学:新趋势”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北大医学部争创“双一流”的进展和设想,特别强调了对于交叉前沿领域的重视。

韩鸿宾作报告

会议首日为睡眠医学论坛,宾夕法尼亚大学Amita Sehgal和美国西北大学Phyllis Zee教授分别从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的角度介绍了昼夜节律、生物钟紊乱相关的睡眠时间生物学内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igrid Veasey医生介绍了睡眠障碍的分子机制,Brendan Keenan医生介绍了睡眠调控基因的动物学研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Michael Decker教授介绍了睡眠障碍患者的MRI评估技术。在睡眠呼吸障碍版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llan Pack教授、美国克利夫兰大学医院Kingman Strohl教授、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医疗中心Samuel Kuna教授联手报告了OSA这种慢性重大疾病的治疗进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lizabeth Kneeland-Szanto及法国国立医学和健康研究所Karen Spruyt教授的话题涉及到长期健康管理和社会学问题。Elizabeth Kneeland-Szanto是多次参加北大-宾大论坛的医生,此次全程用中文演讲,汇报学术研究同时也汇报了中文语言学习的进步,获得听众赞誉。此次青年学者与国际专家进行的面对面交谈,系中国科协青年托举项目内容。全天每个报告之后是中外学者激烈问答讨论。

Amita Sehgal作报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世界临床睡眠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北大-宾大睡眠论坛自建立以来,源源不断地将美国睡眠医学的深厚积累及先进发展及时带到国内,为我国睡眠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会议次日为教育论坛,美国科学院院士、凯斯西储大学Cynthia Beall教授介绍了通过高原人类学研究明确进化与缺氧适应的遗传基础,其他报告都围绕教育评估及睡眠医学培训展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Ilene Rosen教授通过视频介绍了美国睡眠医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儿童医院Rebecca Tenney-Soeiro医生、美国克利夫兰大学医院Kingman Strohl教授强调了教育评估要突出考评能力与发展潜力,而非知识考核。Allan Pack教授、德国赫尔曼布尔睡眠医学研究所Nikolaus Netzer教授、美国西北大学Phyllis Zee教授、中国留学青年学者许力月医生以美国宾大的睡眠项目为主体,全面介绍了睡眠医师、护士、技师、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睡眠疾病如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呼吸障碍的不同内容安排。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Nadia Ali、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Motoo Yamauchi教授、德国夏洛特大学睡眠医学中心Thomas Penzel教授分别介绍了技师培训和印度项目、日本睡眠医学临床与教育、德国睡眠医学教育的现状。下午美国专家们亲自示范了睡眠医学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分两个场地五个演示部分,对睡眠医疗分析和教育方式进行了展示。当日会议还进行圆桌讨论。

Cynthia Beall作报告

睡眠医学与心血管、内分泌许多重大慢性疾患和肿瘤有着密切的关联,其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睡眠医学已成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专家们将在充分了解和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高起点起步,从现实可行处落地,撰写培训教材和制定培训规范,构建国内的睡眠医学教育体系。

合影

会议前期还召开了中国睡眠研究会教育专委会主办的睡眠医学新技术学习班。(文/高雪梅 傅冬红)

?

编辑:山石

责编:麦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大医学?2018北京国际睡眠医学论坛召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