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举行“三传三塑”尊师重教主题党日活动
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考古文博学院党政班子立足“三传三塑”这一教师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着眼弘扬“尊师重教”这一重要风尚,开展以党政班子成员为主体的党日活动。尊师重教,党政班子老师,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先做先行,发挥表率示范,在学习实践各个环节,都要全身心摆进去,把学习意识的“先手”,实践精神的“先锋”,落实效果的“先进”体现出来。
教师节之际,考古文博学院党政班子老师同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代表等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教研室、系是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承载基础,教工支部是教师党员的重要组织堡垒,青年教师是学科发展的未来希望。尊师重教,需要格外关注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愿望,关怀他们的困难。“尊师”,要体现态度,体现真诚,更要获得共识;“重教”,要立足需求,着眼问题,更要突出解决方案。围绕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人员编制分配、教室实验室管理、青年教师思想状况、住房租房办公用房等方方面面问题,大家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红了脸,热了心,温了情,党日活动效果明显。
尊师重教,不仅要关注在校教师,更要关心关怀离退休老师群体。因为年龄,他们告别了讲坛,但是为了教学和培养人才,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传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本身就是北京大学文化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节当天,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党委书记雷兴山,副院长张海,党委副书记陈建立、户国栋,院工会副主席陈冲及部分在校学生代表等分赴蓝旗营、中关园、昌平养老公寓、回龙观等地探望慰问离退休老教师、老党员。
严文明先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建者,继宿白先生之后担任考古系主任,主持创建了高校田野考古实习教学的模式,被教育部推广到全国各高校的考古专业。先生倡导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发挥多学科研究方法优势,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是中国考古学学科的重要引领者和重要的精神旗帜。

看望严文明先生
见到师生来访,严先生特别高兴,并表示:“我是1932年出生的,退休这样久,依旧在台灯下从事学术研究,看文章读资料。要让我们青年教师把传统和文化做好交接,做好传承。要让我们的青年学生把本领和思想学到手,学院经过代代人努力,规模虽然不大,在业界影响力甚至世界层面都是很大的,我们要格外做好主动宣传工作,这也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要求”。
中国科技考古的先行者杨根先生85岁高龄,多年卧病在床,前一天刚从医院回家休养。看到师生来访,缓慢抬起手,招呼大家坐下来。虽然说话已经不是很清晰,但是先生眼睛炯炯有神,思路依然清晰,大家风范依依。为了更好地让先生休息,师生同先生家人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小到夏天通风、冬天取暖,大到杨先生医疗保障和药物报销等。来访师生跟家人表示“要安心照顾好杨先生,有任何问题和困难随时跟学院师生联系和沟通,让先生安享安康晚年”。

看望杨根先生
黄蕴平先生是中国动物考古领域的著名专家,多年来退休后,依旧坚持工作,一直致力于整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吕遵谔先生的遗稿。她为来访师生展示了即将出版的在世界考古界都有重要影响的金牛山人遗址发掘报告以及吕先生的研究笔记和工作日志。看着一层层厚重的成果、一叠叠整齐的研究笔记、一册册发亮的工作日志,纸张虽黄,书香满溢,先生治学之风、立德之深,令人感怀感动,无不动容。

看望黄蕴平先生
北大考古系图书资料室原主任贾梅仙先生一辈子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长期从事图书资料工作,为考古文博学院图书资料建设奉献了毕生心血。上个世纪90年代,贾梅仙主编了《北京大学考古系四十年(1952-1992)》等学科史资料,系统梳理了北大考古学科发展史,在学术界影响深远。退休20多年来,贾梅仙因身体原因,无法出门,但是始终心系学院师生,始终挂念图书资料发展,退休后依旧持之以恒地从事着工作。孙庆伟代表学院同贾先生相约:“2022年,北大考古迎来百年华诞,学院一定会抓紧安排,正式出版《北大考古百年史》。”
陈铁梅先生,是学院科技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国际知名科技考古和定量考古专家,发表了200余篇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有创新性和系统性的著作和教材,对科技考古教学有卓越贡献。

看望陈铁梅先生
陈铁梅先生多年来一直跟癌症做抗争,克服病痛,继续工作,尤其在考古大数据建设方面,先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还为学院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访谈过程中,师生深深被陈先生谈笑风生的幽默、热爱科研的精神、乐观积极的心态,所感染、所触动、所激励。
靳丽伟老师一生经历传奇,做过光谱分析员,从事过会计工作,后来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从事教辅工作,退休不久,被检查出脑部有肿瘤,卧床已七年。在北大工作期间,靳老师的敬业精神、乐观精神、专业精神、奉献精神一直感染、影响着师生。陈建立同家属交流了病情治疗情况,并转达了学院师生对靳老师的挂念和关怀,共克时艰,共同努力,让晚年生活赢得更多自由、轻松和快乐。靳老师患病以来,学院工会多次前往医院和家里探望,专人协助负责办理医疗报销事宜,并组织爱心捐助。
来增禄老师是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资深工程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很多大楼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都出自来老师之手,被尊称为“来公”。来老师退休后,同癌症斗争了11年,依旧保持着阳光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平和的情绪。他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坚持给部队官兵讲解抗癌精神、奋斗精神,坚持给社会公众讲解考古文化、考古故事,坚持给中小学生讲解爱党爱国的情怀与感受。

看望来增禄老师
通过举行“三传三塑”尊师重教主题党日活动的举行,考古文博学院党政班子老师一致认为,当前在校老师是“三传三塑”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但是离退休老师们的教学经历、生活经验、奋斗历史、人格魅力等对师生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传承的过程中改革创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如何将尊师重教和立德树人任务内化好、统一好,格外重要和紧迫。同时,大家一致认为,要高度重视和真切关心好退休老教授、老党员的生活。通过党日活动走访,大家了解到不少老师是“独居老人”“留守老人”“鳏寡老人”,学院团委、工会等群团组织应该在党政部署下,制定好服务方案、爱心方案、应急方案,为老师们的退休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保障。
?
专题链接:“四有”好教师 “四个引路人”
编辑: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考古文博学院举行“三传三塑”尊师重教主题党日活动
相关推荐
- 健康中国服务民生 同心助力振兴山区——农工党北京大学委员会开展“健康中国”门头沟义诊帮扶活动
- 2017-2018学年度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举办“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培训班
- 中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委员会正式成立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国际多体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公务员招考宣讲会举行
- 城市治理研究院发起的“2018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活动”与新华网达成战略合作
- “领导专家进思政课堂”——詹启敏、刘玉村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 考古文博学院举行“三传三塑”尊师重教主题党日活动
- 信息学院刘譞哲副教授获2018年度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 郝平率团访问香港
- 2018第四届北京黑色素瘤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项目“拓扑超导等关联体系的量子态”启动会举行
- 信息学院胡又凡研究员课题组在柔性可变形三维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城市与环境学院与英国UCL巴特莱特规划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论坛
- 北大医学开设“运动康复与护理”课程
- 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发表关于金属有机框架在电池领域应用进展与挑战的综述
- 政府管理学院“治理现代化论坛”举行
-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届北京大学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召开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