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临床实践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
2018年9月6日,全国临床实践教育论坛暨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启动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医教协同是医学教育重要标准与原则,本次全国临床实践教育论坛云集了医学和教育领域的数十位大家,围绕临床实践教育展开了深入探讨。报告聚焦于临床实践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有力举措,分别在医学生本科阶段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为与会者开拓了思路和视野,也为联盟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院士作了题为“中国临床医生培养与职业发展”报告,阐述了医学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医生的培养与职业发展相关性。他指出,目前国内开展医学院教育院校过多、招生人数过多,造成医生质量参差不齐。他提出医生的培养要坚持适度或缺原则,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谈数量;本科专业设置应当是通识性的医学素养教育,专业划分要适度、合理;要重视医生职业前景规划,用人机制和体系设定要合理;4+4的临床医学学制设计真正体现了医学的多学科性;最好的体制设置是把医生由单位人改为行业人或社会人;毕业后教育专业专科设置要具有同理性、通理性、通行性原则,尤其在西医的学科设置中应当尊重国际主流的学科设置。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作了题为“临床医学专业现状与思考”报告。对比全球医学教育改革历程、国际医学教育办学标准认定情况,以及不同层面不同体系国外医学教育特点,王维民针对国内医学教育提出了教育相关理论不足、医学教育理解不全面、宏观设计不足、微观运行缺失等问题,并介绍了国家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医学教育政策标准制定工作中应当改进的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徐骁作了题为“新时代引领型医学人才培养—浙大医学院“4+4”培养”报告。浙大医学院基于新时代的医学需求,紧紧围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学拔尖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培养方面,建立了兼具严格和弹性特点的分流机制,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医学课程体系,实行实践深度融入的见、实习医生制,并创建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在引领型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初见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作了题为“医教协同,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的报告。他介绍了医院在坚持“热爱医学、尊重生命、呵护健康”的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开展多途径、多方式的人文教育项目,实施创新工作坊、虚拟仿真教室等教学改革措施,搭建临床骨干教师团队,利用信息技术将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将“有灵魂”与“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常实作了题为“八年制临床医学生院校教育中国际交流之探索”的报告。他介绍了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联合培养、全程考核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关系维护,学生选派及资助机制建立,以及项目管理流程的逐步完善。一系列措施为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跨院校学生交流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姜冠潮作了题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科研培训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报告。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时间短、要求标准低、重视程度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科研培养贯穿至临床教学全过程,提高科研论文要求,将科研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建立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并以激励机制作为有力保障,同时设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近、中、远期考核指标,有效提高了临床八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万学红作了题为“爱与罚——住院医师规培经验分享”的报告。他从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培训体系、严格的师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介绍了华西医院住院医师“魔鬼训练营”。医院建立了高标准、严要求、兼顾人文关怀的住院医师培养保障体系。
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副处长罗林枝作了题为“传承创新 砥砺前行—协和住院医师培训模式探索”的报告。针对住院医师缺乏分层培养、手术操作量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北京协和医院采取了进阶式分层培养模式、多基地轮转模式、分阶段主刀模式以及360度在线评估等措施,全方位助力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周芹老师作了题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介绍—进阶式培训课程的设计”的报告。周芹以气道管理为例,围绕知识技能、沟通合作、患者照顾、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六大住院医师核心能力,介绍了分阶段的进阶式目标设置,不同层级的课程设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评估方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继续教育处处长高杰作了题为“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外科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法人报告。他介绍了北大人民医院理论学习、模拟教学、手术操作等全方位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尤其在临床实践环节在分解手术步骤、相近手术替换、梳理手术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学床和教学门诊手术机制,并将教学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在提升外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方面效果显著,为外科住院医师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文历阳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迟宝荣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刘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书记王凯等对各位专家的经验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深入讨论。对各医院在住院医师培训、临床八年制学生科研及临床能力培养、外科手术技能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目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
编辑:凌薇
责编: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国临床实践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
相关推荐
- 考古文博学院在太原发现西汉木质简牍等文物
- 药学院人文讲堂第二期:看清仍然热爱 带着信仰前行
- 非洲与中非关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戴兵主讲2018秋季“形势与政策”第四场报告
- 【2018未名军号】北京大学2018级本科生军训团临时党总支成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局局长权泓熙访问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召开携手抗疫视频会议
- 历史学系举办“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博士生论坛
- “心灵相伴,远离癌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举办世界镇痛日大型健康咨询服务活动
- 【回眸40年:《人民日报》看北大】2005:刘正琛建中国首个民间骨髓库
- 档案馆举办文书档案归档业务培训会
- 北大肿瘤医院专家赴宁夏中卫开展京宁对口支援工作
- 第三期“一杯心茶”活动举行
- 评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写在第34个教师节之际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星光E彩”2019新年晚会举行
- NCURA-PKU国际科研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 北京大学代表团访问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
- 刘涛研究团队在JACS上发文报道蛋白磷酸化研究的新技术
- 陈竺:“祝柏林孔子学院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 北京大学举办第五届“北阁对话”年会
- 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