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北大2018珠峰攀登报告会上的小趣闻
10月26日,“北大精神 永在巅峰——2018珠峰攀登报告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现场的领导讲话、登山队员们的故事讲述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言论,让整场活动增色不少。
“不知道去哪儿的山鹰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讲话中分享了一个关于山鹰社的笑话。有时候在北大校园里会看到一群穿着防风衣、背沉重登山包的人。有人问他们去哪儿,他们回答:“不知道。也‘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后半句为山鹰社的社歌,此处为一语双用)。
“一口气吃9包薯条”
登山队成员庄方东在讲到队员们要补充身体热量时分享了他的一则故事。有一次,麦当劳做“薯条买一送二”的活动,他买了9包大薯条以补充身体热量。吃完后他发誓再也不吃薯条了,结果第二个星期又去吃了9包大薯条。
“不凡的夏凡”
夏凡也是此次珠峰登山队队员,是一名被很多登山队员都提到的同学。
登山队员郭佳明讲自己在前进营地时,高原反应再加上浑身冷到有轻度失温的情况。他拖着特别难受的身体坚持到大本营后,看到帐篷里的夏凡正敞开羽绒服对他说:“快过来,让我用温暖的怀抱温暖你。”
登山队员魏伟则分享了夏凡半夜两点唱歌的事情。在大家都因为珠峰恶劣的环境、难受的高原反应而无法安然入睡时,夏凡从半夜两点开始唱歌唱到了五点,其中的歌声还伴随着因高原反应而剧烈喘息的呼吸帮其断句。
“事实证明,数数不能催眠”
作为唯一一名本次登顶珠峰的女队员,魏伟讲到她因为高原反应而三天没睡着,睡不着的时候打算数数字催眠,于是数头顶上太阳能板的小格子:“108个小格子我数了起码108遍,也没睡着。事实证明,数数不能催眠。”
魏伟还分享了在爬珠峰时的一个小插曲。当时不想往上爬了就坐在雪地里不动,队长过来看了看,没有厉声责备她,而只跟她说了一句话:“你可以坚持1个小时,上去帐篷里面煮面吃,也可以选择我们往回走,走6个小时下山。”说完这话,队长就坐她旁边,看着皑皑雪山。魏伟仔细算了算6小时和1小时的“经济账”,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了。
报告会结束后,现场还有同学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登山队员们的艰苦训练和有趣小事。(文/新闻网学生记者严为)
编辑: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花絮】北大2018珠峰攀登报告会上的小趣闻
相关推荐
- 文研院“丝路研究与北大人”展览正式开幕
- 工学院张艳锋研究员课题组在二维金属性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可控制备和物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2018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拉开战幕
- 北大王红漫教授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作主旨演讲
- 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并开展推介活动
- 北大推出《北大学科》第一季 全景展现八大学科风采
- 2018年京港大学校长峰会在京举行
- 全国高校研究生“改革开放精神”学习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 北京大学“校园建设和发展”干部境外培训总结会举行
- 【圆梦新一代】存鹰之心?志在高远——记北京大学山鹰社
- 燕园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重阳节户外活动
- 北大萌新网络生活大揭秘!“00后”网络新青年正式报到!
- 【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田野里开出美丽的花朵——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 欢迎你,新北大人——北京大学喜迎2019级本科新生
- 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在粤举行
- 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第十三届五四科学讨论会
- PRL报道物理学院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杨学林、沈波课题组关于氮化物半导体掺杂研究重要进展
- 北京大学优秀成果亮相“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
-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第十三期活动举行
- 【我爱我师】孙祁祥:为人师表,风雨躬耕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