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宪法课堂 弘扬宪法精神——北大附中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2018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首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让学生真切理解国家法治的运行方式,思考法律对于公共生活的意义,北大附中积极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和特色法治课程建设,联手北京大学法学院、海淀区和房山区人民法院、海淀区和房山区人民检察院、人富律师事务所推进校园普法教育,开展模拟法庭项目。模拟法庭项目于宪法宣传周开展了系列宪法主题活动,在校园中开展宪法普法教育。

海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秦硕法官和王静姝法官作为北大附中的法治副校长带领模法成员们走进宪法课堂,学习宪法的发展历程,感受宪法对于国家和每一个公民的意义。在宪法课堂中,秦硕首先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备四大功能,即确认功能、赋权功能、控权功能和保权功能。赋权功能与控权功能相辅相成,以宪法的形式保障人权是现行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标志。

秦硕表示,宪法会跟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进行不断的修补和完善。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2018年3月11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秦硕围绕此次修宪的主要内容,为同学们阐释了宪法的新发展。
秦硕曾审判过很多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未成年人案件。她指出:“大人们一般认为孩子们生活在阳光下,在学校中非常安全,而事实上现在家长中有12.8%承认自己在学生时代受到校园欺凌,现在孩子受欺凌的比例可能更高。校园欺凌的萌芽状态(如向背上贴纸条)如果不加制止,就有可能在之后转变成校园欺凌事件,构成寻衅滋事罪。”
通过听取讲解,学生们加深了认识,明白应该正视差异,善待周围的同学。遇到校园欺凌事件时应该及时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出援手。校园欺凌不仅会带来身体的伤害,还会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甚至导致抑郁和其他极端行为。当身边有同伴受到伤害时,要尽可能保护、陪伴、尊重受到伤害的同伴,并配合调查,积极提供有效证据。
宪法宣传周期间,除宪法专题讲座外,北大附中还组织了线上学习讨论和线下文创活动,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编辑: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走进宪法课堂 弘扬宪法精神——北大附中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相关推荐
- 【“大学堂”讲学计划】著名考古学家娜塔莉亚·波罗西玛克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
- 贺贤土主讲工学院“工道论坛”:做科学研究的“有心人”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开展爱国学习交流活动
- 心理中心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彰暨工作交流会
- 北大应用物理中心组织的第四届高能量密度物理国际会议举行
- 城市治理研究院发起的“2018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活动”与新华网达成战略合作
- 我国1500万孕产妇HIV检测数据研究显示地区差异显著 空间聚集性明显
- 化学学院裴坚-王婕妤课题组在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取得进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央指导组联系高校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师生参观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 北京大学8人获2018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亚行行长中尾武彦访问北京大学
- 郝平率团访问香港
- 产业党工委召开2018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大会
- 医护配合,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北大医院儿科举行第七届医护配合急救技能大赛
- 医学部召开北大医学科研工作推进会
- 【2018未名戎光】北京大学2018级本科生军训团正式开训
- 北京大学召开2018年教师节座谈会
- 首届图灵班学生在第七届国际学习表征会议(ICLR2019)发表论文
- 北京大学校报2018年秋季迎新大会举行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