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亘古通今——张帆教授做客“阅读马拉松”,领读《万历十五年》

2018-12-25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2月21日晚,第二届“阅读马拉松”互联网阅读行动之第二期线下沙龙在新太阳学生中心204室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帆担任“领读导师”,带领阅读生们越故知新、亘古通今,共读黄仁宇著作《万历十五年》。

张帆进行分享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新能力”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展现形式,“阅读马拉松”互联网读书计划于2017年11月初上线,一经推出便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网教办与图书馆整合资源、打通渠道,在校友企业北京云舒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采取“线上讨论+线下沙龙”的阅读方式,利用互联网打造立体式阅读模式,以达到学生独立自主且怀着兴趣阅读的效果。

沙龙伊始,张帆从多个角度切入,对《万历十五年》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从内容解读角度,张帆老师将整本书分为了两个部分,著作前四章为第一部分,后三章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万历年间的朝政之事,第二部分则通过对万历年间三个相对边缘人的描写映射了明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在介绍著作内容中,张帆老师将万历年间的人物及其生平娓娓道来,让学生们看到了海瑞的古怪与清廉;看到了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制度的雄心壮举;也看到了万历皇帝懒于朝政、碌碌无为的昏庸无能;更看到李贽从积极考官到最后出家这一生的跌宕起伏。

张帆领读《万历十五年》

张帆语言诙谐幽默,讲述方式从容舒缓,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例向学生介绍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读书会的气氛也渐渐活跃起来。其间,张帆还对领读著作作了整体评价,他谈到《万历十五年》不是一本通史著作,但书中夹叙夹议的方式以及作者流畅的文笔让读者对历史时期的了解更加立体,但书中作者较少提及历史重大事件,如全球化进程开始下的明朝经济社会变迁,万历十五年以后明朝内外的三次大战以及“东林党”在万历后期的兴起等等,他还认为这是一本对于了解万历年间以及明朝历史的重要著作。

同学们向老师提问

在师生讨论环节,同学们向张帆踊跃提问。有同学问到如何评价张居正,张帆答道,张居正的人生经历映射了人性的复杂,16岁就考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极具天赋和才能,但在道德上却颇有污点,在官场上对人的打击报复不择手段,应全面看待。有同学问到皇帝与内阁首辅关系的消长是否有规律可循,受到张帆的赞赏,他认为在明朝体制下,两者关系并无太大规律性可言,其关系的消长更多地受偶然因素影响。也有同学陆续提出书中的其他问题,张帆一一回应,师生你来我往,畅所欲言,沙龙氛围达到高潮。

合影

面对互联网时代阅读快餐化、碎片化、肤浅化的现实,网教办立足全环境育人理念与青年主体性原则,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联合图书馆以“读书”为抓手,在传承与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努力在校园中营造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讨的良好读书氛围,让“阅读”变得纯粹,强调北大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

?

编辑:凌薇

责编: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亘古通今——张帆教授做客“阅读马拉松”,领读《万历十五年》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