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碳循环研究成果
文章页面
本站讯2020年10月7日,国际权威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旭晨教授课题组碳循环最新研究成果“Dissolved black carbon is not likely a significant refractory organic carbon pool in rivers and oceans”(溶解态黑碳并非是河流和海洋中重要的难降解有机碳库)。课题组硕士毕业生齐远志为第一作者,王旭晨教授为通讯作者。
黑碳(BC, Black carbon)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常见残留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黑碳被认为是具有化学稳定性且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代表了有机碳循环中的难降解组分,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受到很大关注。溶解态黑碳(DBC,dissolved black carbon)作为BC的一种形态,可以随水圈迁移,是河流向海洋输送陆源有机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研究关注热点。有研究估算,地球上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的DBC高达2700万吨,约占河流输送溶解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的10%,这部分DBC进入海洋后,可能代表了海洋中难降解DOC的重要组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碳汇。
王旭晨教授课题组利用碳同位素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及中国台湾2条山区河流;黄海、东海以及西北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水体中DBC的分布及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实验室长周期黑碳溶解和微生物降解实验证实,河流输送的DBC主要来源于陆地植被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黑碳,具有相对年轻的14C年龄,可以被细菌吸收分解,并非代表河流及海洋中DOC的难降解组分。海洋中存留的DBC具有与大洋DOC相同的14C年龄和循环时间尺度。该研究对深入认识河流输送DBC及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和面上研究项目的支持。
通讯员:罗春乐
附:文章链接
编辑:李华昌
责任编辑:李华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Nature子刊发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碳循环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 打造“蓝色药库” 铸就共同梦想
- 中国海大第五届“东升课程教学卓越奖”“东升研究生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学生工作视频会议
-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获首届58同城“AI算法大赛”冠军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海洋教育资源 助推全国海洋教育发展
- 2021年中国海大志愿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表彰会举行
- 中国流星监测组织(CMMO)中国海洋大学子站捕获高清“红色精灵”
- 中国海洋大学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生党史知识竞赛暨第十一届“我与祖国共奋进”学生党员教育活动颁奖典礼
-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分批返校
- 学校召开离退休工作会议
- 兼职心理咨询师聘任仪式暨交流座谈会举行
- 中国海大校网通站开展线上新闻业务培训
- 中国海洋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
- 中国海大与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暨荣华教育基金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 中国海洋大学第七十四届体育运动会健身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举办
- 第五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召开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应邀出席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启动会召开
- 新学期 新气象 中国海洋大学迎来夏秋季学期首批返校学生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李开明副所长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调研
新闻公告
- 海大学子及其家人捐赠有机蔬菜驰援学校食堂 03-14
- 加油啊,青岛! 03-14
- 海大战“疫”,我们一定能赢! 03-14
高考招生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