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北工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西北工业大学组织师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2020-03-10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

西工大新闻网3月10日电 (记者 郭丹 范翔)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疫情当前,中华儿女又一次面临“大考”。这场疫情“大考”告诉了我们什么?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

3月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他们将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案例转化为鲜活课堂,为全国大学生上了一堂贴近心灵,直击灵魂,入脑入心的疫情防控思政课金课。

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们一起在线聆听了四位教授的精彩讲述。此次活动,参与学生超过23000人,学习覆盖率96%,师生反响热烈。

西工大教师谈感受

校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非常精彩,示范性很强。四位专家的课,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风格鲜明,各具特色,一定能让学生受益终生。这堂思政大课,也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树立了示范样板。当前,把疫情防控的中国实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生动素材,把共抗疫情斗争作为推进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西工大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立德树人是首要任务,面对突发而至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马院的思政课教师,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采用线上教学,老师们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蕴含的典型事、身边人等丰富教学资源,讲好抗“疫”故事,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法治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育人课程,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断坚定学生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思政课鲜活生动起来,学生参与课程积极性空前高涨,思想认识和思政课认同大大提升,收到很好效果。这就给我们启示,学校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快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学生老师共同参与,力争把危变成机,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云霞教授:四个报告极为精彩,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思政课教师和学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四位报告人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娓娓道来,声情并茂。四个报告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四个报告逻辑清晰、自成一体、环环相扣,分别从高举旗帜坚定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自信、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引出大国责任、从大学生的现实出发谈历史使命与担当。总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并与在武汉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连线交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不畏病毒,逆行入鄂,谱写了一曲曲与死神搏斗的赞歌。饱含全国人民深情的一车车蔬菜和水果,源源不断到达湖北各地,给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这都让身处这场战“疫”核心的我,深刻体会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李鹏副教授:全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既是一次疫情防控的全面动员、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集中教育,主讲人引经典信手拈来,讲道理掷地有声,说故事生动感人,谈信仰春风化雨,尤其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故事贯穿其中,润物无声,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了更切身的理解和感悟,这是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金课典范。这种理直气壮的底气、这种金课典范的呈现,来自教师对思政课的深厚情怀、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向典范学习、向金课迈进,这是新时代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荣光。

贺苗副教授:生动的讲解折射着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感人的故事反映出家国情怀的担当与洞察;贴近心灵,直击灵魂,这就是入脑入心的思政金课。不久前我们获批马克思主义基理原理概论课程的省级双万计划一流课程,艾教授的课理论线索清晰,从人到人的生存方式到人民的责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落脚在充分彰显的中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国际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一脉相承,层层推进,学理性强,令人深思,这样的课程特别有助于提升师生理论素养,也更坚定了我们打造思政金课的信心。感谢教育部社科司提供的优质平台,让师生在思政课的教与学中共享、共通、共进步!

陈诚平老师:四位专家分别结合自身研究及所授课程,从深化理论认识、凸显制度优势、总结历史经验、担当青春责任等方面深刻地剖析我国抗击疫情中的出发点、支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绵长、新时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果敢坚毅,增强了我们对国家、民族、政党与社会的认同感。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张曦:这是一堂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思政课,更是一堂面向全国人民的思政课。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一个人都有为祖国服务,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两个月的日子里,“紧急封城”“火速驰援”“救死扶伤”“举国抗疫”“最美逆行者”等等这些词汇每天都会在身边出现,这些点点滴滴,还有其背后蕴含的一个个感人动心的故事,无疑不体现中华儿女的优秀精神品质,无疑不反映中华民族的坚定不移信念。经历了这段特殊时期,我们充分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祖国的强大力量。我们作为当代学子,当代青年人,对未来无比自信,对前方充满信心。即便再有艰难坎坷,也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西工大学子发热议

“曾经是你,现在是我。”成长在神州大地上、目睹过新中国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我们,怎能不立下青云之志,担起责任,负重前行,维护这片静好的岁月?

航空学院学生 于昊玉

“天下同心同德共担当,而今众志成城齐相抗”面对疫情时,我们表现了巨大的凝聚力与行动力,这与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分不开。

航天学院学生 韩鸿宇

只要我们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必胜信念,并将这个信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不断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航海学院学生 胡中磊

我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承担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点点星光,亦有其程。

材料学院学生 黄柯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面对灾难从来不缺少义无反顾的“逆行者”;我们的血脉是伟大团结的血脉,总是能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

机电学院学生 李凡宇

前几天世卫组织一位专家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如果我感染,我希望在中国治疗!”相比较日韩及一些欧美国家在面对疫情时失序的局面,我们中国在治疗防护、管控、基建等层面无不展现了一种典范,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向中国“抄作业”。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简巍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再共同约定,一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电子信息学院学生 王勇泽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会迎难而上,不负韶华,所有的期盼终将在春暖花开时再相聚!

自动化学院学生 吉璇

只要我们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战大考”的双胜利!

计算机学院学生 王旭浩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青年一代更要担当起责任与使命,向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致敬。多难兴邦,在同胞共同的坚守下,待到春日来,神州大地必将又是百花红艳,冰雪消融。

人文与经法学院学生 何雨

我相信在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赢,中国人民终将迎来春回大地播撒芬芳勃发生命。冬天失去的,春天我们必须夺回来。肩有大任,心有大我,行有大德,书写不悔青春!

软件学院学生 麦吾兰·买买提

这场疫情终将结束,然而,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爱和真情却将长存。让我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生命学院学生 梁舒静

作为当代大学生,即使不能像伟大一线防疫战士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事,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潜移默化中疏导自己的亲戚、领导等理解国家政策,不给国家添乱。

微电子学院学生 陈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应当更加坚定不移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战争”,在一线参与战斗的各位勇士早日凯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航空学院学生 杨东升

通过这次思政课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共赴国难的的团结精神,从以前的非典,汶川地震,再到现在的新冠肺炎,无数中华儿女用他们的生命铸起一道新的长城,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要学习和继承这种精神,以身作则,时刻准备奉献自己,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而奋斗。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学生刘四川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需要让自己在责任担当中让自己的青春“蝶变”,爱国是众多责任中最重要的责任担当,在战役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必将早日战胜疫情。

—电子信息学院学生王荣贵

在这次疫情中,涌现了那么多美丽的逆行者,他们中不乏和我一样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为祖国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动力与能源学院学生曹铸

我们理智对待谣言,不传播不信服;我们居家不出,减少出行;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我们始终相信,面对疫情最好的抵抗是众志成城,始终相信人定胜天。

——教育实验学院学生贺富年

(审稿:全家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西北工业大学组织师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