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突出价值塑造——西北工业大学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精神三周年回顾
西工大新闻网12月19日电 (西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作了重要讲话。三年来,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十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加强理论武装。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主线学校每年平均召开10次以上党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完善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年对基层党委及师生党支部学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考试测试,确保把中央有关部署把握准、理解透。建设和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及时推送学校理论学习成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检视查摆问题、改革创新思政课等经验做法得到了《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媒体重点关注报道。学校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理论宣讲团,现已面向全校师生专题送讲34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深化落实“四个服务”和“六个下功夫”要求,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广泛宣传时代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师生家国情怀。健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的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仅2018年,学校8项成果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数居于全国第7位,工信部高校之首。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我校2019年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取得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学生体育工作取得新进步,阳光组篮球队、橄榄球队夺得全国冠军,羽毛球队代表国家出战并赢得国际冠军,排球队代表国家出战并赢得国际亚军。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70%以上的就业学生进入国防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人才培养的‘西工大现象’在继续”。
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校领导带头抓思政工作,张炜书记以“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全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扬奋斗精神,担当时代大任”为题,在陕西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少数民族预科生座谈会”等活动上系统解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内容;汪劲松校长在新学期全校干部大会、“校长与学生面对面访谈”和“学校80周年校庆志愿者座谈会”等活动上作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专题辅导报告;其他校领导也都结合分管工作,通过讲党课、思政课等形式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两年,书记、校长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大报大刊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不断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大讨论,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十育人”工作体系,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加快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校举全校之力办好马院,不断深化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共建马院。在学校“十三五”规划中将马院纳入重点建设学院、马理论学科纳入重点建设学科、思政课纳入重点建设课程,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专门成立文科建设工作小组,明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近两年,马院教师在“三报一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取得了工信部重大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突出成绩,学校马院2018年被评为陕西省首批重点马院。
坚持正面宣传引导,构建“大宣传”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推进《中共西北工业大学委员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学懂弄通做实“两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制定学习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座谈交流,组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开展理论宣传教育。围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80周年校庆等策划主题、开设专栏、推出专稿、举办活动,提升报道专业性、时效性和影响力。三年来,各主流媒体共进行报道2000余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报道10余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平台报道500余次。海外方面,已与央视新闻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建立联系;其中,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仅2019年就发布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文章5篇。成立融媒体中心,在“两微一端”开设互动窗口,扩大影响力,2019年学校官微5篇推文突破10万+。加强“一会一报”、社团、新闻出版、线上线下媒体等阵地管理,加强理论研究和主流媒体发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发挥以文化人作用,构建“大文化”工作体系。对标《高校文明校园标准》和《陕西省省级文明校园网络测评指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精心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完成长安校区启真楼文化建设、启翔楼标识系统建设、两校区路牌建设、校园文化工程等项目,推进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完善。校庆期间推出“漫游工大”APP、“VR数字校史馆”等,拓展线上文化育人空间。2017年,学校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近三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加强校史研究,完成校史馆建设,自2018年8月使用以来承接领导视察、入学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工作600余批次、10000余人。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和学校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精品,推出电影《古路坝灯火》、话剧《华航西迁》等,组织《西工大故事》等4本书的再版,完成审定《傅恒志院士传记》《军工添翼——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史话》《建筑春秋——西北工业大学校史建筑及校园变迁》等图书,以点带面提升文化建设水平。组织开展师生革命文化教育,把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开设《共产党宣言》等5门经典研读课程;举办“抗联之魂”大型全景素描艺术综合体展览,全景展示东北抗日联军的动人故事;与渭华起义教育基地、遵义会议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延安建立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大批师生前去学习培训、调查研究。
加大改革创新,着力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贯彻落实2019年8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晰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进一步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育人元素,探索专业课教学隐形与显性德育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意见》的落实思路,党委宣传部牵头对落办《意见》进行任务分解,形成具体举措,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贯彻落实《西北工业大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意见(试行)》”,立项建设16门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加大教学研究,强化教研、教学管理与制度建设。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集体备课牵头人,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建立思政课校院两级听课督导机制和教师、学生两类评价机制以及校领导讲思政课听思政课机制;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主题沙龙”系列活动,推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交流机制。在全校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学校连续两年在陕西高校“四好”思政课建设和教师“大练兵”活动中斩获佳绩,6名教师分获陕西省教学标兵、骨干、能手称号;2名教师分别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三等奖。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率先开设“5G+思政课”。建设全国高校首个“5G智慧教室”,利用5G将延安、浙江等地红色资源和专家学者连入思政课堂,实现校外优质思政资源与思政课的高效对接;加强课程内容更新,及时研究、正面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将传授知识、塑造价值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把手机作为课堂助手,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组织教授与学生课后在西安规划馆、校史馆就课堂所学进行开放式深入研讨,打通思政课学习的“最后一公里”。
凝聚多方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外引内育。目前学校有专职思政课教师49人,先后从全国范围聘请12位名师专家担任讲座教授和兼职博导,选拔14名校内优秀党政干部和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校在全国高校中较早改革了职称评审办法,为思政课教师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近三年,13名教师通过思政序列评为副教授。学校组织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院校开展“名师访学”计划,对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进行在职博士后培养;组织思政课教师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开展教学观摩和跟班听课,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
多措并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副高职称教师、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从事辅导员工作,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建立“三专两兼”的辅导员教师队伍。目前已有10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F1岗辅导员。积极推动《西北工业大学全员岗位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落地,要求新进青年教师入校三年内原则上要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专项)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经历,营造“全员育人”工作氛围。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选树校内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工信楷模”“三秦楷模”陈士橹、教书育人楷模周尧和等教师先进事迹,结合“三育人”评选、“翱翔师德榜样”选树、礼敬吾师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通过组织学习“时代楷模”黄大年、“全国道德模范”唐嘉陵、“改革先锋”徐立平等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落实《西北工业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严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入口关”和“成长关”。
建强基层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队伍,壮大思政力量。学校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求,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师生支部共建、形势与政策授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骨干力量。目前,我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比例达95.8%。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大思政”工作机制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集聚主渠道与主阵地育人合力,更好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筑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通过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校长现场会、校领导听思政课讲思政课等形式,推进落实“大思政”工作责任制。
学校党委坚决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制定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修订出台《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政工作。加大学校重大决策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定期向全校师生公开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研究的主要内容。每位常委联系1个学生党支部和1个教职工党支部,每年至少参加1次党支部活动;每位常委联系1-2名青年教师等,每学期与联系对象开展1次谈心谈话活动,制定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子”制度,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
落实工作责任,严肃督促考核。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协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共同研究讨论学校思政工作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审议相关规章制度,推进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学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制定落实《实施意见》工作台账,明确了98项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进一步强化落实。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制定了落实意见的具体举措。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校领导述职、二级单位绩效考核和基层党委书记述职考评,加强监督检查。
努力建好思政创新发展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试行)》具体要求,发挥中心协同优势,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努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加强师生思想动态研判,搭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协作平台,建立图书资料库、数据库,注重运用融媒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定期召开中心办公室联席会议,推进四个科研育人示范团队、科研育人“三大联盟”等工作,形成一批科研育人领域创新成果,努力把中心建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性研究型工作平台。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强学习和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确保把中央及上级的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贯彻好,进一步统一思想,细化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审稿:全家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落实立德树人 突出价值塑造——西北工业大学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精神三周年回顾
相关推荐
- 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立德树人奋进担当”师德先进报告会
- 我校在第十二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中再创佳绩
- 《中国飞机(三)》特种邮票首发式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
- 长三角研究院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 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西工大帮扶的“苗正竹艺”获批融水县“居家式扶贫车间”
- 西工大在“华为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取得佳绩
- 西工大帮扶广西融水县成立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
- 央视新闻联播等报道西工大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类活动
- 西北工业大学师生迎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 西工大外聘院士、校友崔俊芝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科学谋划 系统实施 强力保障 实质等效——西北工业大学在线教学三周运行记
- 西安市第四医院挂牌成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医院
- 矢志不渝的航天情怀——西北工业大学举办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云讲堂
- 西工大召开落实科技部、教育部论文科技评价工作推进会
- 西工大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 直击现场丨西工大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动力先行,让大国重器翱翔九天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记战疫路上最美的青年志愿者
新闻公告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碑林区张家村街道第一选区选举大会 03-15
- 西工大获中国橄榄球协会2021年度特别感谢单位奖 03-15
- 共商国是,两会上的西工大人 03-15
- 校党委召开第八轮校内巡视工作动员部署暨集中培训会 03-11
- 我校获得 “2021年省级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 03-10
- 节日快乐!看工大绽放的“她力量” 03-09
- 重磅|第2家科创板: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又结硕果! 03-07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03-05
- 西工大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2-28
高考招生
- 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