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7支团队入选2020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西工大新闻网9月9日电(李源)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入选名单,我校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柔性电子健康科技创新团队等7个团队入选,入选团队数量并列全省高校第一!
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郭斌
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创新团队负责人郭斌,工信部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本创新团队依托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围绕人机物融合感知计算前沿方向,开展新型智能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国际知名会议最佳论文奖6项。在“微软学术”关于“群智感知Crowd Sensing”的研究机构排名中,该团队成果名列全球第一。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贾明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主要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致力于为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建言献策,服务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团队负责人贾明,吸纳包括陈琳、王娟茹、邵婧、张莹、许燕、钱艳俊、苏坤、冷奥琳和黄珍共9名优秀青年教师和多名博士生加入而形成了结构合理且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获奖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出版专著3部,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各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2人。团队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际知名的研究团队,推进西工大工商管理乃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的发展。
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翟薇
本团队依托陕西省空间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由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和信息等交叉学科背景的青年研究人员组成,负责人为国家优青获得者翟薇教授。团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为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高强超声场中金属、无机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相变和合成机理以及高温环境声场分析表征研究,发展先进的超声场中材料制备技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和学会科研奖励5项。面向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新型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为主,引领技术新发展,并逐步走向工程应用。
金属有机多孔分离材料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陈凯杰
金属有机多孔分离材料创新团队依托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西安市功能有机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设计具有特色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实现重要化工单体的高效分离提纯,服务于陕西特色能源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国家级青年人才陈凯杰教授任团队负责人,团队骨干成员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3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Angew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等奖项。
柔性电子健康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鹏
“柔性电子健康科技团队”基于柔性电子技术,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用于健康监测、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一代材料与器件,改善病患生存质量和挽救生命,李鹏教授任团队负责人。该团队伴随着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院)生物电子研究方向的创建而形成,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汇聚了一批有志于以柔性电子为基础工具解决大众健康问题的青年学者,整体谋划研究方向、集中攻关,合作开展了柔性生物电子检测、诊断和治疗器件的基础研究,具备了健康监测、疾病诊断与治疗全链条研发能力。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博士后2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等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宏伟
等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创新团队针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亟需的高性能、轻量化、高功效零部件制造难题,提出等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创新思路,融合塑性成形、增材制造、精密切削的理论与技术的耦合优势,形成一体化制造的系统基础理论和成套关键技术。团队以青年长江学者李宏伟教授为带头人,成员包括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詹梅教授等16人。近5年,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本领域TOP期刊Int J Plast、Acta Mater等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多家企业获得成功应用,攻克了C919、空客、长征系列火箭等重点型号关键构件的高性能制造难题。
空间操控技术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宁昕
空间操控技术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在轨服务与维护的重大需求,聚焦空间操控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形成和发展了空间机器人、集群航天器、操控地面验证系统等三个研究方向。团队由包括国防科技领域的12名优秀青年学者组成。近年来,在带头人宁昕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并完成多型技术攻关,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立足航天科技领域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旨在围绕国家及我省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依托重点科研平台或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道德素质过硬,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创新团队。在2020年的创新团队申报过程中,为提升申报入选命中率,学校精心谋划,积极组织,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校内评审,报送教育厅,最终7个参加答辩的团队全部获此称号!
此次西北工业大学取得的佳绩不仅为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及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也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校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努力为陕西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大省而贡献出西工大力量!
(审稿:吴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工大7支团队入选2020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
- 习近平勉励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女子成年组决赛在西工大翱翔体育馆开赛
- 西工大召开稳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
- 15分钟完成检测----新冠肺炎快速诊断的又一利剑——西工大研制出便捷精准的新冠肺炎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
- 西工大在2020年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中再次取得佳绩
- 我校新增3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 西工大召开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研讨会
- 第一届全国极端力学学术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
- 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航天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我校12项成果获得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战疫情】家国有岸 情谊无间——西工大留学生向学校捐赠口罩纪实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 国庆70周年“宣言”:长风破浪会有时
- 西工大原创扶贫主题音乐剧《融水谣》成功首演
- 学校召开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推进会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陈士橹院士塑像揭幕仪式
-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协议
- 学校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主题沙龙
- 西北工业大学“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核心技术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新闻公告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碑林区张家村街道第一选区选举大会 03-15
- 西工大获中国橄榄球协会2021年度特别感谢单位奖 03-15
- 共商国是,两会上的西工大人 03-15
- 校党委召开第八轮校内巡视工作动员部署暨集中培训会 03-11
- 我校获得 “2021年省级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 03-10
- 节日快乐!看工大绽放的“她力量” 03-09
- 重磅|第2家科创板: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又结硕果! 03-07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03-05
- 西工大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2-28
高考招生
- 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