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防疫一线的“普通”南信大人
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英雄,但我们都应是抗击疫情的一份子。在南信大,有数不清的普通人,他们在无情的疫情中传递大爱,用一点一滴的行动给身边人带去温暖。他们可能是老师、校医、保安、食堂阿姨,也可能是学生。当你问起来,他们只是说:“这是我该做的。”
“云”看病,能帮一把是一把
春节前后,我校有7位留学生曾与武汉大学学生有接触,按规定他们需要接受为期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总务处的校医们每天早上9点、下午4点都上门为他们测温。为了充分掌握留学生们隔离期间的身体状况,校医王士荣还与留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随时沟通。隔离期间,有的学生出现过敏等常见病,但因为不严重的疾病贸然去医院风险极大,于是王士荣医生就在群里“云”看病,聊着天儿就把问题解决了,有时候还直接帮学生们把药买好,为学生们免去了往返医院的劳顿和风险。
王士荣说:“我英语不是太好,但简单的对话没有问题。在群里留学生会问很多问题,从疾病诊断到饮食健康都会问,我就耐心给他们解释,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消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安心。”其实,作为校医,王士荣平时经常给留学生看病,联系一直比较多,很多学生都有他的微信。“平时有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网上能解决的就给他们解决了。”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王士荣说:“我们没办法去武汉支援,就在家里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学校师生。每一位校医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学医的人必须要这样,在专业范围内就要做到最好。”
访学归国,路虽远心很暖
疫情期间,有不少研究生访学期满回国,海洋科学学院2018级海洋气象学硕士研究生张一鸣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9月初,他获得CSC资助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访学半年,2月底期满回国,然而他的家乡是湖北省黄冈市,仍处于封城期间。
回不了家,何去何从?学校考虑到张一鸣的特殊情况,从“以生为本”理念出发,同意他提前返校,但需要按照规定隔离14天。研究生工作部主动对接了总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调安排隔离宿舍,提前做好生活保障服务。
辅导员陈银老师立即与张一鸣联系,了解他的行程变化和健康情况。张一鸣预计的抵宁时间是3月1日00:30,由于时间太晚,他原本想在火车站待一晚,第二天早晨回学校。陈银坚决不同意:“长时间旅途,身体已经比较劳累了,火车站人多且杂,病毒感染的风险较大。”陈银提前联系了车辆,接张一鸣来校。
由于飞机晚点,张一鸣凌晨1:40才到达南京火车站,凌晨2:15由专车送到隔离点。陈银领着张一鸣来到隔离宿舍,详细介绍了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要求。除了整洁干净的房间,研究生工作部还专门准备了被褥、电水壶、脸盆等生活用品。学校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人文关怀让张一鸣感激不已,他的导师董昌明教授也在朋友圈里为学校点赞:“学校的抗疫工作细微之至,凸显了以生为本的治校理念,深表感谢!”
2500元的打车费,近20小时的连续工作
疫情发生后,国教院老师们每天都要与每一位留学生联系,普及防控知识,掌握个人动向。但远程联系总是不方便,当时还在家乡过年的老师们,为了做好留学生的防疫工作,决定提前返宁。
1月30日早上6点,张洋溢老师从家乡河南洛阳出发返宁。当时疫情严重,公共交通十分不便,为了顺利返校她只好选择了打车。从洛阳到南京,700多公里的路程,打车费高达2500块钱。路途中,她拿出笔记本电脑连上手机热点,实打实的全程“移动办公”。由于高速上检测体温,堵车严重,直到晚上8点才抵达南京家中。刚进家门,电话铃声就响起来——塞舌尔留学生诺依克发烧了,必须立刻送去医院!
二话不说,张洋溢放下行李就立刻赶往医院,诺依克已经由学校安排救护车送至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在发热门诊,张洋溢陪着诺依克挂号、做血液检查、肺部CT、咽拭子检查,晚上11点多才等到了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普通肺炎。虽然松了一口气,但却依然不敢怠慢,毕竟病情存在变化的可能。夜里12点,张洋溢带着诺依克回到宿舍,安排了单人间进行隔离,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待张洋溢回到家中安顿下来,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这一天,她忙活了近20个小时。
疫情防控期间,从早上起床忙到深夜,是国教院辅导员们的常态,张洋溢老师笑称“比在办公室上班还忙”。留学生是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群体,每天老师们都要向来华留学生基金委、商务部、省教育厅、出入境管理处、学校等上报各种数据,而数据每天都有很大变化。早上睁开眼睛,就要与每位同学一一联系、提醒,解答留学生们的各种疑问,由于部分学生已回国,存在时差,老师们工作起来已然是分不清白天黑夜了。
这样默默奉献的南信大人还有很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正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南信大人汇聚成我们战胜疫情不竭的力量源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走近防疫一线的“普通”南信大人
相关推荐
- 我校四门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 ?我校滨江学院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18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
- 我校举行2019级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相聚在“云端”
- 我校召开保密委员会工作会议
- 校领导赴我校新型研发机构指导工作
- “扬子江菁英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组织参加省委教育工委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 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
- 我校首次组织教师团队赴香港天文台进行短期培训授课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1个项目喜获“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
- 我校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接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国际认证
- 我校召开2019级新生军训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大会
- 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一行莅校指导工作
- 校长李北群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 【天边的云】神经网络预报技术鼻祖
- 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再添两位外籍院士
- 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我校获三大项目承办权
- 我校首次成功获批两项“国际杰青计划”
- 我校任命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