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工院张慧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子刊发表
4月23日,我校管理工程学院张慧明教授与研究团队成员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太阳能光伏发电降低了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水平”(Solar Photovoltaic Interventions Have Reduced Rural Poverty in China),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这是我校社会科学领域首篇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成果。张慧明教授是该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马里兰大学邱月明助理教授。合作者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吴锴助理教授、明尼苏达大学Gabriel Chan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寿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德群教授等多位学者。
2013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尽管光伏扶贫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对光伏扶贫政策有效性的系统性评估尚较为缺乏。该文在县级层面研究光伏扶贫政策措施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基于2013-2016年我国211个光伏扶贫试点县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光伏扶贫政策使相关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约7%-8%。该效应在政策实施当年显著为正,并在随后的2-3年内进一步增大;光伏扶贫在收入较低的地区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中国光伏扶贫战略卓有成效,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扶贫方面的经验。
该项成果研究历时近两年,得到了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6ZDA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834003)、国家社科基金(19BGL185)、中央财经大学创新研究项目在内的多项基金资助。
《自然·通讯》是Nature出版集团于2010年发行的子刊,综合性一区著名期刊,收录了各研究领域前沿优秀论文,2018年影响因子达11.88,发表文章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管工院张慧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子刊发表
相关推荐
- 2019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一行来校调研
- 我校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
- 中国民主同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 我校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地球物理和工业流体研究所签署关于成立“中法地球流体联合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实地调研专家组来校调研
- 江苏省研究生“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效应”暑期学校在我校开班
- 英国雷丁大学罗伯特校长就“新冠肺炎”疫情向我校致慰问信
- 校庆科技活动月之《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科学评估报告第二次委员会会议召开
- 我校2019年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启动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组织收看全省教育系统传达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视频报告会
- 王会军院士领衔团队获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执行优秀团队”
- 校领导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推动工作
-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来校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及调研活动
- 李北群校长一行赴滨江学院(无锡校区)指导推进工作
- 校领导赴中国气象局汇报工作
- 我校与浦口区签署战略合作暨共建南信大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协议
- 我校召开外籍教师座谈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生创新成果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 我校在“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佳绩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