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同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推动南京大学经济学科特色发展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经济学教学团队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如何有效结合的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经济学高端人才。
安同良作经验分享 (王红兵 摄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改革开发以来尤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经济学科及其课程体系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课程建设、学科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确定长期发展目标,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长期以来,南京大学经济学科一直不断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课程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1999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被列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试办)。2001年经教育部检查、评审,被批准建立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我们以此为契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努力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创新政治经济学课程。在2003年的基地检查和评估中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被教育部评定为“优秀基地”。2004年12月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奖特等奖,2005年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二个阶段,2004年后,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提下,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好的做法及经验,大胆尝试经济学课程的调整与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本学科先后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三个阶段,2007年后,我们在前面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不断清晰经济学课程建设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课程集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于课程建设目标更为明确,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2013年10月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奖一等奖;2017年7月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奖特等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大学的经济学课程体系缺乏中国特色,不是照搬前苏联就是照搬西方的,没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融入其中,将西方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无序拼凑,甚至脱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实际。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把握中央实施“马工程”的历史契机,凝练一流研究和教学团队。以洪银兴为带头人的科研和教学团队,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实践的衔接,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展现全新的生命活力。
第二,团队成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推动教材建设,丰富课程内容。本成果教师团队出版了系列重要成果,包括《现代经济学大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求是》等刊物上发表了2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本成果教师团队积极参与6部中央“马工程”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建设促进课程创新,以课程创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第三,以理论研究为引导、教材创新为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在国家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的示范作用下,本成果教学团队建设了以下课程集群:经典模块、主干模块、特色模块和提升模块。这些“模块”为学有专长的本科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第四,加强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遵循课程发展规律,有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南京大学经济学科发展、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得到学校教务处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调整课程。如何安排课时,教务处的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将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传业授道,立德树人。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们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到应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课堂,对学生的价值观树立、知识学习、能力发展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滋养,培养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优秀人才。
第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课程集群的指导地位。通过长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本课程集群教学团队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方向,立足中国现实,总结中国经验,服务中国发展创新。
第二,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的要求,形成相互支撑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干集群的基础上,形成了为主干集群服务、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扩展课程模块,每门课程均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依托理论和实践研究两大类平台,构建理论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机制。本课程集群教师团队探索出一条学术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成功道路。(1)名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以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培育青年学子;(2)通过拼盘课、团队备课等形式,形成教学团队,指导和带领青年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学效果;(3)通过“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等理论研究平台整合资源,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4)通过“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等政府决策咨询平台,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认知、现实问题的关切,得到显著提升。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创办了发表本科生论文的期刊《南大经济评论》,最新一期刊物上刊登了15篇学生论文,议题包括国企改革、环境保护、共享经济、区域转型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有效提升了南京大学经济学学科地位,在国内大学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导向性和标杆性,形成了从专业内到专业外、校内到校外的成果扩散效应,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高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安同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推动南京大学经济学科特色发展
相关推荐
- 南大社入选“2018中国版权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
- 全国模范教师张全兴院士为环境学院师生党员讲党课
- 南大等联合主办“自然学术会议-纳米光子学和集成光子学”
- 我校教授吴为山创作的系列雕塑陈列香山革命纪念馆
- 第十一届台湾大学生研习营闭营仪式在我校举行胡金波书记会见研习营客人
- 我校举办第四期党外干部挂职见面会
- 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重要文件精神研讨贯彻落实党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等工作
- 关于学生寒假期间做好新型肺炎疫情相关防控工作的补充通知
- 我校举行“奋进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迎新健身走活动
- 校董余范英女士捐赠消毒设备助力我校抗力疫情
- 国家卫健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一行访问我校
-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前沿战略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抗疫·南大人在行动】南大金陵学院启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资助工作
- 校领导一行春节前走访慰问离休干部
- 我校两位招生老师分获中学年度人物称号
- 南京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 我校14部教材入选201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 胡金波书记与院系党委副书记座谈交流“熔炉工程”建设工作
- 省内高校专家齐聚南大共话研究生教育与培养
- “苏澳大学生阳光成长”2019文化交流营在南大启航
新闻公告
-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一行赴南京大学调研 04-26
- 关于新闻网迁入校园网站集群的通知 04-24
- 南京大学举行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4-23
高考招生
- 南京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