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大学 > 新闻公告 >

艺术学院党委组织开展“‘艺’心一意学雷锋,永远的‘螺丝钉’精神——第57个雷锋纪念日学习活动

2020-03-07 0 新闻公告 来源:东北大学新闻网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学习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学院志愿服务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2月20日起,艺术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艺’心一意学雷锋,永远的‘螺丝钉’精神”——第57个雷锋纪念日学习活动,向雷锋同志学习、致敬英模人物。

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此次“向雷锋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巩固了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各项工作安排,更好地发挥了疫情期间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提高学院学生活动积极性和新学期新背景下线上学习效果,弘扬线下服务精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活动分为三期,第一期的“重读《雷锋日记》,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于3月1日通过东北大学艺术学院“NEUART双馨”微信公众号与大家见面。全体学生党员深刻领会《雷锋日记》内容,并结合当下社会与个人生活实际,诉说了自己对雷锋、雷锋精神的理解与感想。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林静怡同志就《雷锋日记》中“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此句,林静怡说:“这句话让她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们为全人类解放的事业奋斗终身,他们能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站稳脚跟义无反顾前行,他们拥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定如磐的信仰。就像疫情面前每一位逆行的医务工作者一样,他们如同高山岩石之松,与暴虐的新冠病毒作斗争,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

与此同时,第二期活动“手抄《雷锋日记》,重温雷锋之路”和“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学习强国”的主题学习活动也同步得到推进。《雷锋日记》是常读常新的,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54名党员,阅读《雷锋日记》并手抄日记语录,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雷锋同志的热爱与敬佩。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雷锋精神,激发理想信念的能量,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体学生党员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线上学习雷锋精神有关内容,树立学习典型,让雷锋精神成为指引学生党员前行的旗帜和指路明灯。

最后一期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把“向雷锋学习”落实到行动中来。2020年2月初,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就已参与到了“党员先锋1+1”帮扶工作中,54名党员组建了54个“一对一”定点帮扶小组,帮扶内容涵盖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各个方面,党员组长做到每日汇报,并根据组内成员具体情况单独进行辅导。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名党员定点帮扶一支小组,帮扶对象覆盖了学院本硕博全部学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艺术学院学生党员身体力行,敢为人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金映宇同志严格遵循上级部门和学校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动请战,报名成为辽宁省盖州市高屯镇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志愿者,向居民普及疫情工作方针与防控疫情常识,登记来往车辆信息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学生会团委副书记孙悦宁同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参与到她所在的沈阳市大东区梨树社区志愿服务队,担任疫情防控督导员。白天对居民楼道、电梯等场所消毒,为社区居民发放口罩;夜晚参与“抗疫守望岗”的执勤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含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艺术学院党委组织开展“‘艺’心一意学雷锋,永远的‘螺丝钉’精神——第57个雷锋纪念日学习活动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