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5个项目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东北大学祖国胤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沈岩柏教授等主持完成的“矿业安全用气体传感器作用机制基础理论研究”2个项目获自然科学二等奖;王兴伟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面向互联网的节能路由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二等奖;石忠宁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铝电解槽先进节能阴极技术”、罗绍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多重改性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锂电池应用”2个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全部授奖项目为3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6项、二等奖项目188项,青年科学奖10人。全国共有114所高校获奖。东北大学5项主持项目获奖,获奖总数并列全国第12位。
据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科技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类别等级 |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 | 祖国胤,穆永亮,李小兵,姚广春 |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矿业安全用气体传感器作用机制基础理论研究 | 沈岩柏,魏德洲,韩聪,刘文刚,高淑玲,崔宝玉 |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面向互联网的节能路由技术及应用 | 王兴伟,黄敏,刘小锋,陈剑,易秀双,贾杰 |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铝电解槽先进节能阴极技术 | 石忠宁,陈世昌,王志谦,王兆文,班允刚,张洪涛,申善俊,温铁军,高炳亮,胡宪伟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多重改性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锂电池应用 | 罗绍华,刘延国,王庆,张亚辉,包硕,诸葛福长,田勇,李辉,王晓薇,郝爱民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项目介绍:
祖国胤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以开发设计多尺度、多层次、优异综合性能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为目标,攻克了材料制备与加工、强韧化机理以及尺度与界面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初步形成了以界面设计为导向的先进复合技术、以界面演化为重点的精细结构表征和以界面优化为手段的使役性能调控的复合材料研究体系。利用同步辐射实时成像技术精确描述了高温条件下多个复合体系的界面冶金反应;将轧制复合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泡沫铝夹心板短流程制备技术。项目部分成果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明人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等国际级发明奖励。
沈岩柏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矿业安全用气体传感器作用机制基础理论研究”,针对目前矿业安全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存在的工作温度要求高(200℃以上)、气体选择性差、气敏机理复杂等不足,提出利用多孔化薄膜的“肖特基势垒限制传输效应”、单晶化纳米材料的“电子耗尽层”或“空穴积累层”特性、贵金属掺杂的“化学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异质结构建所产生的“费米能级电荷转移效应”,揭示了制备而成的气体传感器在低工作温度(100℃左右)下获得最大气体灵敏度以及优越气体选择性识别的作用机理,为阐述矿业安全用气体传感器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部分成果得到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王兴伟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面向互联网的节能路由技术及应用”,面向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重大战略需求,经多年的研发和生产实践,取得了弹性网络拓扑管理、绿色组播路由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节能路由关键技术,并将所形成的节能路由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集成创新了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高效节能技术,为解决互联网及其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导致的能耗难题,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理论基础,对推动互联网节能路由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相关企业广泛应用,在互联网节能路由工作中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与示范作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石忠宁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铝电解槽先进节能阴极技术”,在分析铝电解槽破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电解槽长寿命运行的方法和措施,开发新型阴极涂层材料铝电解槽生产集成技术,其常温固化二硼化钛涂层阴极及其集成技术在河南、广西等铝厂司共60万吨产能的系列电解槽应用该技术后,电解槽平均炉底压降比常规阴极电解槽低50-60mV,电流效率提高了1-1.25%,吨铝平均节能达到200-400kWh,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延长300-500天,累计经济效益近5亿元人民币,新增税收约8千多万元。
罗绍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多重改性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锂电池应用”,面向国家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针对三种典型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存在的不足,采用理论设计、实验模拟和工程验证等手段,深入研究了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体相表面微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关系规律,提出低成本短流程的规模化制备工艺路线方案以提高产品一致性和降低生产能耗,开发了系列新型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与电极片制造新技术及关键工艺设备,提高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在动力型锂电池领域规模化应用的竞争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已在相关企业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东北大学5个项目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相关推荐
- 东北大学“校园苏州日”系列活动举办
- 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宣讲报告会在我校召开
- 东北大学党委第四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 材料学院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
- NEU-Sophia面向信息社会的智能车辆系统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
- 软件学院举行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暨新教职工入职仪式
- 资土学院25周年院庆首场校友报告会举行
- 东北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
- 文法学院党委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 东北大学科研项目(外协)公示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参观浑南校区
-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线上工作坊(2021夏季)召开
- 工商管理学院赴山东聊城调研
- 计算机学院召开“十四五”规划工作推进和新学期工作启动会
- 信息学院举办“学长去哪儿”毕业生就业故事分享会
- 资土学院举办“迎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强国党史答题挑战赛
- 孙正林在秦皇岛市教育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 秦皇岛分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举行高级研究员聘任仪式
新闻公告
- 致谢 03-17
- 信息学院召开校园封闭管理留校工作人员会议 03-16
- 冶金学院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东北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5
- 干部考核预告 03-15
- 东北大学召开“绿色学校”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东北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