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听议”微变化 特色创建新文章 ——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工作之2018年度特色支部创建
2019年4月28日,东北大学主楼1417和1409两个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学校2018年度特色支部创建验收评审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2名教工党支部负责同志围绕工作内容、建设成果、特色做法描述、宣传推广情况四个方面,对过去一年特色支部创建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与往年相比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变化是,座位席上的评委换成了同在党支部一线上工作的支部书记,而在每名答辩同志介绍完一年创建工作成果后,随之迎来的是与会评委一连串的发问抑或精彩深刻的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可放松。”
按照学校党委“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实施、过程化指导、长效化推进”的思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广大参与特色创建的党支部坚持突出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凝练、注重经验积累、发挥典型带动,在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下,取得了一批特色鲜明、效果明显、作用突出的创建成果,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提供鲜活的工作案例。
如何把先进经验、典型做法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真正让参加特色创建的支部在基层党组织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何让示范效益更加突出、更加明显?这是近年来特色支部创建工作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今年,学校特色支部验收评审工作首次采取“问答听议”的工作方式,既要对其他支部创建工作中未解问题进行提问,也要对别人的关注点进行回应作答,既要全程聆听其他支部创建工作的特色做法和有效经验,也要拿起笔认真签署评审意见和提出完善建议。细微之处的小变化,带来的却是抓实特色支部创建的新文章。
“问”: 直面问题 破解难题
“你们在特色支部创建工作中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成效是什么?支部开展活动如何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支部组织生活如何破解内容固化、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亲和力不够的问题……”
面对台下评委一个个针对性强、指向性精准的问题,台上参加答辩的同志沉着应对、认真作答,传递的是满满的经验体会,与会的支部书记纷纷表示:这样工作经验交流的会议真解渴,这样取长补短的机会应该更多一些。
东北大学特色支部创建验收工作采取函评验收和现场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函评验收主要查看各参建党支部提交的创建成果报告,而现场汇报以PPT展示和回答评委提问、接受评委点评为主,更直接、更深入。今年参加验收的22个教工党支部共被分成2组,每组的验收时长平均超过了3个小时,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提问和点评环节被运用得更加充分。无论是参加答辩还是仅仅参加评审的支部负责同志,都不愿浪费难得的提问机会,过程中他们自身也找寻到解决支部建设发展中遇到困惑的办法和对策。
“答”:回应关切 解疑释惑
在2018年特色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之初,学校党委就明确提出“紧密结合支部特点、坚持立足工作实际,围绕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工作中师生员工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有较为深入、系统、全面的创建目标和实践路径”的工作要求。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创建的党支部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现实问题,按照“凝炼特色、提升质量、突出成效、注重过程、积极推广、放眼长远”的创建要求,把既定的方案做细做精做实,让支部开展的活动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被党员接受,以支部党员的广泛参与促进支部活力得到更大提升。
此次验收评审,参加答辩的支部负责同志既讲内容和做法,也讲经验和成效,而在提问点评环节中深入精准的发问,聚焦突出政治工作、提升组织力,聚焦发挥支部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中的作用,聚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一问一答”之间总可以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办法对策,在“一点一评”之间总可以获取“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的真知灼见。
“听”:聆听经验 汲取成效
作为学校党建品牌活动之一的特色支部创建工作,多年来也一直吸引众多支部踊跃申报,近三年参与特色支部申报的数量均超过40个,特色支部的“品牌效应”和认可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参建党支部以此为契机,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激发支部工作活力和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其经验和成效也成为验收答辩会上评委“听”的重点。
在近年来开展特色支部创建工作的要求中,学校党委也愈加强调与年度重点工作的深度融合,并且选定若干“重点内容”,为支部提供方向性的指引,这其中既有探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形式,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的选题,也有全面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扎实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方向,并且明确提出支部创建工作也要加强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案立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等党建活动载体的有效衔接,做到工作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在参加2018年度特色支部验收答辩的支部中,既有信息学院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这样的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也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支部等被确定为学校首批样板党支部的创建单位,还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关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理学院化学系党支部关注师德师风建设这样多年关注一个主题,在同一个主题上“深耕细作”,把特色支部创建当成再思考、再总结、再提升过程的创建单位。与这些支部“同台竞技”,或者为这些支部评审打票,也让其他支部负责同志在聆听中有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议”:共评共进 共参共享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近年来也围绕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设计了一系列工作载体,特别是在支部书记培训方面,在以往“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党员自学”和“新型党课”形式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尝试在基层党建项目评审等环节,邀请支部书记担任评委,旨在用“以评促建”“以评代练”的工作方法,让支部书记工作上有平台、发展上有空间、作用发挥上有氛围。
今年的特色支部创建评审中,“答辩者”成为“评审官”,“问、答、听”是前提、是基础,为的是能“议”出更加真实的结果、作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为了扩大参加特色支部创建评审的覆盖面,切实与“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工作相结合,学校党委还邀请首批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评审工作,旨在进一步增强参建支部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发挥参与特色创建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校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同志在交流研讨中拓宽思路、掌握方法、推动创新,把“共评、共建、共享”的理念更好融入到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努力形成“集体参与、过程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特色支部创建工作中引入“问答听议”环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践行“共评、共建、共享”理念,学校党委正在“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问答听议”微变化 特色创建新文章 ——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工作之2018年度特色支部创建
相关推荐
- 东北大学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直属部门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外国语学院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材料学院召开2020年重点工作研讨会
- 信息学院召开《我与东信的菁华故事》编撰工作启动会
-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 东北大学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北部赛区)冠军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五指导组参加校办党支部第一党小组、信息学院机关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东北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教育活动举行
- 东北大学科研项目(外协)公示(四)
- 中国长城研究院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成立
- 信息学院部署《这就是中国》视频学习活动
- 秦皇岛分校召开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雷震霖一行访问我校
- 东北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 机关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
- 和平区选举委员会公告
- 东北大学“学习报国”青年讲师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 姚羽做客“大视野”素质提升讲座
- 工商管理学院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
新闻公告
- 致谢 03-17
- 信息学院召开校园封闭管理留校工作人员会议 03-16
- 冶金学院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东北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5
- 干部考核预告 03-15
- 东北大学召开“绿色学校”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东北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