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大学 > 新闻公告 >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2021-04-01 0 新闻公告 来源:东北大学新闻网

3月19日,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RAL实验室411室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实验室设置主会场,校外委员线上参加会议。干勇院士、王国栋院士、赵振业院士、李鹤林院士、王一德院士、钱锋院士、毛新平院士、聂祚仁院士、唐立新院士等13位委员以及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主持。

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代表东北大学感谢各位委员多年来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怀、指导和支持。唐立新表示,东北大学面向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重大需求,以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成功组建了我国高校首个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涵盖“矿-冶-铸-轧-材”钢铁全产业链条,聚焦行业高质、绿色、智能发展趋势,加强高质化材料、低碳冶金、材料生产加工智能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2020年相继与河钢、华菱、首钢、抚顺建龙等企业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加快落地实施。

会上,各位委员听取了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所作的2020年实验室工作报告,报告就2020年度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开放与交流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

各位委员围绕实验室2020年度建设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规划进行了充分讨论,对实验室在2020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实验室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先导,紧密围绕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针,与企业密切合作,注重深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在我国金属材料领域发挥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突破”三位一体的重大作用。

实验室围绕钢铁材料高质化、工艺绿色化和加工过程智能化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实现重大冶金装备和工艺技术的全面国产化,满足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高端钢材产品的急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7项,其中项目级项目5项,课题级项目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杰青项目1项,优青项目3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7项;省部级科技项目36项;国家级人才项目2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14项。在研纵向科研项目135项,其中年度新增38项,年度进款额3253万元。2020年新签横向项目94项,其中千万以上项目4项,年度进款额17858万元,充分体现了实验室在我国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实验室进一步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相继在钢铁材料冶炼连铸与热轧钢材表面质量控制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继有2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项公示。并在低碳冶金碳中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围绕未来钢铁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关键性技术,成立“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钢铁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统研发中心”,与钢铁和信息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多个联合创新平台,为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与验证、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支撑。

2020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292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60篇,出版专著8部。

学术委员会认为,实验室在学术带头人王国栋院士带领下,全体师生积极努力,在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