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大学 > 新闻公告 >

东北大学参加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2020-06-09 0 新闻公告 来源:东北大学新闻网

6月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部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会议。我校在主楼822室设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校党委书记熊晓梅,党委副书记张国臣,副校长王建华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党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陈宝生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教育部党组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在思政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工作中进行重点部署、持续推进。各地各高校注重整体推进、协同联动、教师参与、以研促教,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当前,要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形势特点,解决好统筹推进“不到位”、探索实践“有误区”、教学能力“有短板”等突出问题。

陈宝生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抓准抓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弄清“干什么”,确保“抓准”。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专业育人特点、符合认知科学要求、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找准“怎么干”,确保“抓实”。要设计实施好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工艺流程,做好专业课与真善美的结合,找准不同课程“结合”切入点,体现到教学全过程。三是做实“谁来干”,确保“见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是组织者、领导者,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可评价、进考核、常督查,各个层面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行,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会上,上海市教委、武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负责同志和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一线教师代表作大会发言。

校党委书记熊晓梅在会议结束后讲话。熊晓梅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工作,覆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此次会议对于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东北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校,在课程思政工作上起步早、推动快、举措实,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广大教师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投身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广大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课程思政建在云端,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唱响了高昂的主旋律。

熊晓梅表示,教书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和使命镌刻于心,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和制度构建,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各学科特色精准挖掘育人元素,真正做到溶盐于水,润物无声,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要把课程思政建设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行动上。

熊晓梅强调,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筹谋划,认真落实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力争在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东北大学参加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