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通知
各相关学院及部门: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工作已组织开展,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切实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二、目标定位
为进一步发挥学术传承、人才培养的作用,冷门研究专项自2020年起,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从资助单个学者、单个项目逐步转向对学术团队、学科领域的长期资助。
1、聚焦国家需求。坚持国家需要、国家站位、国家水准,主要资助对国家发展和文明传承具有战略性、储备性、长远性的冷门绝学研究。
2、突出学科建设。着眼冷门绝学学科长远发展,每年重点遴选一些研究领域予以支持,推动相关学科领域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学科发展。
3、扶持学术团队。立足于稳定冷门绝学研究队伍、加强中青年人才储备,强化学术团队导向,重点支持依托人文学科研究基地、长期合作研究的学术团队,推动相关学科领域形成结构合理、代有传承的人才梯队。
4、视情滚动资助。遵循冷门绝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规律,倡导“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对获资助的项目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和动态退出机制,对评估合格的予以滚动资助。
三、资助领域
一般认为,冷门学科主要是指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文化价值独特、学术门槛很高、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古文字学、濒危语言(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历史研究(藏学、蒙古学、西夏学等)、特色地域文化研究、传统文献和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等等,均属于冷门绝学的范围。
本研究专项旨在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但目前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研究断档、亟需抢救的冷门绝学,并对边疆史、边海防史等学科领域予以倾斜,侧重人文基础研究,鼓励学者根据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四、资助强度
自2020年起,本年度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分为学术团队项目和学者个人项目两个类别,申请人可自行选择其一申报。学术团队项目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标准,一般为每项60-80万元;学者个人项目参照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的标准,一般为每项35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五、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国家社科基金有关管理规定;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
2.申请学术团队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首席专家应当具有正高级职称、较高学术造诣和较大学术影响力;(2)具有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队伍,包括首席专家1人,研究骨干不超过5人;(3)团队成员应当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承担冷门绝学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4)研究团队相对稳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课题研究。
3.申请人结合自身科研优势特色,把握研究重点,自拟选题进行申报。申请人须为课题的实际负责人。
4.申请人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本研究专项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5.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本次研究专项,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请本研究专项。
6.凡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其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学者,以及本年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人,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研究专项中的学术团队项目;凡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学者,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研究专项中的学者个人项目。
六、工作安排
本研究专项自2020年起实行网络申报和评审。具体安排如下:
1.网络申报系统于9月20日至9月30日开放,在此期间申报人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以实名信息注册账号后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已有账号者无需再次注册)。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
2.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网上申报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严格审核申报资格、申报质量、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申请人及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
3.省级社科管理部门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整合相关研究力量,统筹把握优先资助领域,并对申报课题的政治方向、学术价值、创新程度等进行认真审核和严格把关,择优上报不超过5个学术团队及其自拟综合性研究选题、10个学者个人自拟专题性选题。要精心选择政治素质高、前期积累扎实、学术信誉良好、潜心治学的学者担任学术团队首席专家或课题负责人,鼓励青年学者申报相关课题。
4.全国社科工作办对《申请书》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建议立项课题名单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在全国社科工作办网站上公示7天。公示期满,对无异议者下达立项通知书。
七、其他事项
1.申请人须按照《申请书》和申报公告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2.本研究专项实施分类管理。学术团队项目不明确限定研究周期,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动态退出”的管理机制,一般立项后3年内检查评估一次,重点评估学术团队在课题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评估合格的予以滚动资助,评估不合格的停止资助;学者个人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5年,允许个别研究难度大的项目适当延期,对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成果质量较高、下一步研究计划明确的,经评估后视情予以滚动资助。
3.各地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受理本地区本部门申报材料。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工作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联系人:石晶 寇胜利
联系电话:55190253 55190055
科技处
2020年9月3日
附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学术团队项目)).doc】 附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请书(学者个人项目)).doc】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通知
相关推荐
- 我校举办“家国情相牵,扬帆梦远航”——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庆国庆、迎中秋露天文化节
- 关于做好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廉洁自律工作的通知
- 关于农学院举办第二十八期金陵讲堂的通知
- 九三学社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
- 我校“向文胜创新工作室”获评2021年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 拟推荐获得2019-2020学年度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名单公示
- 关于开展第三届“毕业嘉年华”暨2021届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 关于开展“我给党写封信”活动的通知
- 关于举办“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
- 闭馆通知
- 关于举办东北农业大学第四届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网络评选的通知
- 关于校园网站访问异常的说明
- 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大北农集团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 我校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平稳开展
- 关于东北农业大学工会教职工之家活动室闭馆的通知
- 我校2位专家成功当选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科学家
- 我校ESI学科高水平论文及学科期刊目录发布(202102)
- 停水通知
-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指导学生在第一届全省大学生版权征文中获奖
新闻公告
- 关于图书馆开展NSTL文献资源免费获取活动的通知 11-05
- 新邮件系统上线通知及使用说明 11-05
-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11-04
- 关于举办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通知 11-04
- 关于进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的通知 11-04
- 关于公布“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情况”的通知 11-03
高考招生
- 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