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回访教育让"良药不再苦口"
新闻网讯 “第一次入选行业影响力研究报告年度榜单,且并列第24位!”许多同行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时,中央民族大学某校属单位的营业额不仅比去年增长了8%,而且影响力首次入选年度榜单,交出一份靓丽答卷。
这个单位的负责同志,曾因2018年受到组织处理而思想压力较大、无法安心工作。去年,中央民族大学纪委组织开展回访教育,使他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工作热情。“感谢党组织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温暖力量。”
还有11名党员干部,也与这位负责同志一样,先后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他们有个共同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均受到过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自去年9月开展回访教育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坚持“严管”和“厚爱”并重,做细做实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推动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爱有温度。
从严治校有态度
“政治立校是学校的第一原则。”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介绍,学校党委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抓好日常监督,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在高校领域率先开展校内巡察和专项巡察,取得实效、获得肯定。为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中央民族大学将2020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不仅树立榜样和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而且对师德失范和违纪行为“零容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周小莹充分肯定:中央民族大学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的人和事,严格执纪问责,不护短、不手软,以案明纪、以案为鉴,对于树立良好师德、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加强廉政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大的党员干部教师,必须在政治站位、纪律严明方面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张京泽说:“我们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立场和态度。”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国有不少党员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但他们受处分后仍然在不同岗位上履职,仍是党内同志,依然是推动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
“‘严’,不等于‘一棍子打死’。既要让他们感受到监督执纪的力度,也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怀的温度。”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说,要辩证处理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有错”教训、树立“有为”信念。“为了工作难免生错,改了就是好同志!”
根据学校党委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要求和整体工作安排,2020年9月8日,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民族大学回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随即召开工作部署会,组建回访教育工作组,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回访教育工作。据了解,《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回访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责任主体、主要内容、教育方式和成果运用等内容。
一书一签有温度
“收到《习近平讲故事》和书签,让我感到关怀、受到激励。”回访教育工作组人员介绍,这是回访对象的普遍“心声”。“《习近平讲故事》的廉洁故事,竹、兰书签的廉洁寓意,是我们想传递的正能量。”中央民族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前面提到的那位校属单位负责同志,之前只关注改革创新,却忽视了制度约束,违反了相关规定。“当时心里很委屈。学校领导多次找我谈心谈话,鼓励我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这让我感到党组织并没有因为失误,就否定我和放弃我。”他说,自己很快调整好心态。“我要对得起党组织的信任,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继续努力工作、积极作为,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意识立起来。”
不论《习近平讲故事》和书签,还是推心置腹的谈心谈话,“有温度”的回访教育让“良药不再苦口”。回访教育工作组人员鼓励受处分干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关怀送到手上、把信任送到心里,这些都是“有效果”的着力点。回访教育引导曾经“有错”的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进一步激发他们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对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会一‘处’了之、一‘问’了事,更不会另眼相看。相反,要不抛弃、不放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马文喜说:“纪律处分是手术,回访教育是术后复诊。我们要用回访教育工作的‘加法’,做回访对象思想上的‘减法’。”
记者在翻阅《中共中央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回访教育工作手册》时发现,不同回访对象谈话提纲各有侧重,开头、结尾、先后顺序等方面均能感受到事先已做周密考虑;翻阅多次回访的记录,也能发现每次回访的内容重点有所不同。中央民族大学开展回访教育,注重与执纪监督结合、与单位回访结合、与日常监督结合、与关爱成长结合、与思政工作结合,最终实现唤醒初心、重拾信心的效果。
回访教育要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有温度”还体现在许多环节。比如,采取分类管理和分层回访,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安排主管校领导或党委组织部和纪委办公室、二级单位党委、离退休党委具体实施,马文喜和党委副书记邹吉忠都参加了谈心谈话;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身定制回访教育工作方案,精准施治、对症下药;在细节上下功夫,访前“背对背”注重“把准脉”,访中“面对面”注重“解心结”,访后“点对点”注重“鼓干劲”。除此之外,还注重了解回访对象对所受处分(处理)的态度、合法权利是否得到有效保障以及是否存在工作、生活上的难题。
“加强对受处分或处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是监督执纪工作的自然延伸,也是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重要内容,更是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凝聚更多智慧促进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张京泽说:“中央民族大学正处于‘十四五’谋划、‘双一流’攻坚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汇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强化运用有力度
年底,是总结过往、谋划当下、展望未来的日子。
一名曾受到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在全校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一名曾受到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带领部门在年终考核位列全校前10%……教育回访对象的变化,也印证了回访教育的效果和“成色”。“对思想转变好、综合素质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受处分干部,我们会向组织人事部门如实评价和推荐使用。”
一名教学单位的纪委书记认为,回访教育不仅是对回访对象的再教育,同样是对二级单位的“政治体检”和警示教育。开展回访教育以来,中央民族大学二级单位主动约请廉政辅导讲座数量增多了,主动要求观看警示教育片场次增加了……“这些积极变化,说明党员干部纪律规矩的意识和敬畏进一步增强了。”
“回访教育督促受处分和受处理党员干部所在的党组织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堵塞制度和监管方面漏洞,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强化源头预防,提升腐败治理效能。”马文喜说,查处一个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回访一名人员、警醒一批干部,才能真正实现挽救和激励效果。“我们要强化工作成果运用,将教育、监督、管理、激励贯通起来,用心写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构建高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据介绍,中央民族大学目前正着力建立健全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细化出台相关规则办法,进一步构建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组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有温度"的回访教育让"良药不再苦口"
相关推荐
- 我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工作圆满结束
- 人民政协网刊发全国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委员声音”:扎根中国大地创新民族高等教育
- 我校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民族哲学的问题意识与使命担当”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21年年会
- 学校举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暨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
- 学校第七期新学期干部培训班开班 田琳作扎实做好丰台校区运行与管理专题报告
- 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第三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
- 我校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新老校领导齐聚丰台现场考察新校区建设:感受“新校区速度” 谋划新空间发展
- 我校在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佳绩
- 立足历史交汇期 开启时代新征程——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第五期干部培训班
- 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副部长约翰?郝利根、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欧哈勒润来校访问
- 中央民族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
- 我校师生参加“清秋月华”中秋之夜在京台生联谊会
- 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聘任仪式
- 财政部张禹钦、国家民委甘玉贵等一行赴中央民族大学调研新校区建设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 我校校友张小娟同志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我校舞蹈学院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 宋敏: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进行顶层设计
- 我校学生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提升排查隐患能力 马文喜深入重点区域检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新闻公告
- 校领导慰问丰台校区寒假返乡学生 01-10
- 武警某部政委一行来校调研走访 01-07
- 我校舞蹈学院多名教师获奖 01-06
- 学校举办2021年新进教师培训会 01-06
高考招生
- 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