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专版刊发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联合课题调研组“西南联大”文化记忆主题调研报告
新闻网讯 10月30日出版的《光明日报》第7版“光明调查”专版刊登了中央民族大学与光明日报联合课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探寻“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文化记忆——来自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的调研报告》。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深有感触地说,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在昆明组建82周年校庆纪念日。西南联大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因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人才辈出而享誉中外的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永恒丰碑,更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作为传承西南联大精神“记忆之所”和“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发挥了珍藏这段历史记忆的独特作用。
鉴于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所承载的特殊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和光明日报组成联合调研组,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毛湛文副教授牵头,分别赴赴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清华大学校史馆、北京大学校史馆、长沙岳麓书院等进行调研,并对有关展馆负责人、研究员、参观者及西南联大校友开展深度访谈,在探寻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所承载的教育救国文化记忆基础上,剖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更好构建西南联大记忆的文博创新之路。
报告指出,西南联大博物馆所做的就是让抗战中的文物成为“诉说的媒介”,让教育救国的史料成为“记忆的扳机”,让展览和场馆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时光隧道”。调研发现,博物馆高度场景化的设计让参观者沉浸其中,各个展馆近年来运用了多维数字传播技术创新文博的叙事与展示,让参观体验更有沉浸感、对话感,在多维体验中探寻文化记忆。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目前构筑西南联大文化记忆还存在实体和话语分散、历史与现实需要进一步结合、跨媒介和交互性技术有待提升等缺憾,创新性地构建好“西南联大”文化记忆具有长远意义,且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作,通过西南联大的记忆书写中华民族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日报专版刊发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联合课题调研组“西南联大”文化记忆主题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
-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肖春旺教授团队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民大,我来啦
- 我校校领导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深入学习研讨《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 预科教育学院喜迎2019级学生返校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开展就业专场“云接待日”活动
- 国家民委民族美术创意创新研究中心在校揭牌
- 我校28个项目入选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公示名单
- 我校法学院本科生麦恩侨毕业论文荣获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
- 中央民族大学田径队在首都高校第58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佳绩
- 《人民日报》发表我校党委副书记邹吉忠教授署名文章:不断增强理论的生命力 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 国家民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我校处级以上干部通过视频分会场参加开班式
- 我校194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 纪念章
- 中央民族大学师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
- 中央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落地德胜街道
- 第三届民族和民族经济地区高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暨民族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 学校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毕业生学位授予和导师遴选工作顺利完成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一年春光好 新园添绿时 中央民族大学在丰台校区开展植树活动
- 石亚洲赴云南参会调研并看望校友
- 郭广生、田琳一行“六一”到附属幼儿园看望孩子慰问教师
新闻公告
- 校领导慰问丰台校区寒假返乡学生 01-10
- 武警某部政委一行来校调研走访 01-07
- 我校舞蹈学院多名教师获奖 01-06
- 学校举办2021年新进教师培训会 01-06
高考招生
- 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