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讲好思政课——从百年战贫史中汲取力量 精心谋划打磨思政“金”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近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凝聚多方力量,精构专题教学,在思政课建设中打出“组合拳”,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战贫史,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强化集体备课,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学院组织开展了“感悟百年使命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集体备课会,共同探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在集体备课会上,通过理论导读,深析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学校派出的3位驻村第一书记分享自身参与扶贫工作实践体会,挖掘思政课鲜活素材,抓实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通过教学督导对教学设计的点评,精心谋划教学环节。备课会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呈现出立体化特征,既有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又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研讨,还结合了生动鲜活的脱贫实践案例,并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应用于专题教学设计,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脱贫攻坚专题思政课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备课、授课水平,为专题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模块化思政课堂。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总结集体备课成果,将专题教学设计为理论阐释、亲历扶贫、成长见证、接续奋斗四个模块,以模块化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第一模块由授课教师进行理论阐释,为同学们深刻阐释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第二模块由驻村书记分享脱贫攻坚案例,倾情讲述参加扶贫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担当。第三模块是成长见证,4名同学讲述自己家乡脱贫攻坚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第四模块是接续奋斗,授课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号召同学们在实践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实际行动接续奋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模块化教学把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按照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使专题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加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紧抓关键环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积极挖掘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利契机,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大学生讲脱贫攻坚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选拔大学生走上“形势与政策”课讲台。在脱贫攻坚专题思政课上,4名学生分别以《带领老乡,奔向小康》《光伏发电“照亮”的地方》《脱贫攻坚,瞧家乡巨变》《流淌在我生命中的河流》为题,讲述了自身亲历的脱贫攻坚的故事。学生们朴实的话语、鲜活的事例、真实的故事、真情的流露感染了整个思政课堂,引发师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注重情感共鸣,提升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本次专题教学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鲜活的教学内容,第一书记和身边同学的现身说法,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让自己深受触动,获益匪浅。护理学院的周然同学说,“三位第一书记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场景,拉近了我们与脱贫工作的距离,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更关注家乡的变化,身边的变化,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使我更加坚定理想,积极进取,争取有朝一日也能参与其中。”研究生学院的王帅同学说,“我觉得第一书记,同学和老师一起上课这种形式非常的新颖,而且通过分享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人默默无闻的在基层奉献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听了第一书记在我家乡的扶贫故事,结合我的亲身经历真的是深有感触,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作为一名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义不容辞。”中医学院的刘环宇同学说,“我很喜欢这种教学形式,以前认为脱贫攻坚战离自己很遥远,不懂得怎样脱贫,扶贫。通过这堂课才知道脱贫扶贫就在我们的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将来,自己也要为祖国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专题教学充分体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生动故事,通过同上一堂课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生动实践有机结合,用最鲜活的思政素材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极大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打出组合拳 讲好思政课——从百年战贫史中汲取力量 精心谋划打磨思政“金”课
相关推荐
- 机关党委第十一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 学校新增药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 学校召开2021年教职工代表大会
- 中西医结合学院举办2019年总结表彰大会暨“结伴醫玖 合薬同行”元旦联欢晚会
- 学校新一届教学督导专家组召开首次工作例会
- 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召开第四季度 党建工作推进会
- 学校党委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
- 学校开展中药学专业认证专项教学督导
- 学校附属医院三名医生万米高空出手救人
- 附属二院19名专家入选“辽宁省名中医”和“辽宁省青年名中医”
- 转发关于开展2020-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的通知
- 中西医结合学院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
- 重实情 办实事 求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双青”计划遴选
-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青马理论学苑”遴选面试工作
- 202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老年养生保健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 附属四院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暨“两先两优”表彰大会
- 中西医结合学院召开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活动之学术沙龙(第一期)
-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开展的“不忘初心当先锋,立德树人为良师”入选辽宁省高校“主题示范党日”
- 转发市科协关于举办2020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 研究生学院院长、书记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新闻公告
- 转发沈阳英雄城市塑造专项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03-16
- 转发《市科协关于转发辽宁省科协的通知》的通知 03-15
- 转发第十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03-10
- 民进辽宁中医药大学支部开展“学雷锋” 义诊服务 03-09
高考招生
- 2017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普通本科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