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杰出校友——姜秀娥研究员学术报告会通知

2020-09-20 0 新闻公告 来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闻网

各学院(部):

为了迎接建校七十华诞,促进我校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视野和科研水平,学校特邀请杰出校友——姜秀娥研究员作学术报告。现将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报告题目:生物膜相互作用的谱学电化学分析

报 告 人:姜秀娥 研究员

报告时间:9月21日(星期一)14:00--15: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653 928 461)

希望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温馨提示:请参会的师生提前10分钟进入会议室,报告会开始后设置静音状态。


报告人简介:

姜秀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杰青公示期)。1999年本科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2002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学研究所。2006年~2010年先后在德国Bielefeld大学、德国ULM大学及德国Karlsruhe技术研究所从事洪堡学者及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独立科研团队。主要从事谱学电分析化学、纳米尺度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及效应的研究。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等身份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SCI期刊共发表论文80余篇,SCI他引3700余次。参与撰写两本英文书籍;申请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先后主持及完成了包括中德国际合作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7项;曾获中国科学院宝洁奖学金、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奖学金、吉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现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第一届青年执行编委。

学术报告摘要:

生物膜相互作用的谱学电化学分析

摘 要

生物膜是具有分子过程的动态实体。它通过调节和协调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进入和排出,维持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物的排放;利用分子与膜受体结合引发的胞内级联反应,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实现信号传导;通过线粒体膜的呼吸链作用实现能量转化。因此,它是大多数化学物质和药物作用的位点。水分子显著影响双层膜的形成、膜的静电势、相变、暂态结构域,从而显著影响膜化学和膜功能。因此,揭示膜的结构,尤其是水合作用对生物膜原位、实时的修饰机制及对生物膜相互作用的调控功能,对于理解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机制至关重要。

水在中红外有强吸收,但是在常规的生物体系的研究中,往往对生物组分的红外吸收有很强的干扰,一直是大家极力规避的。我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个现象,基于全反射界面上等离子激元电磁场的距离选择性与水在中红外强吸收的协同效应,构建水加强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表界面分析新方法。利用水的指示作用,以氧化石墨烯(GO)为模型,揭示了纳米材料与仿生膜的弱相互作用力。进一步与电化学结合,借助离子扰动,揭示了磷脂磷酸基团上局域结构水对界面静电势修饰机制,及电场扰动下局域水结构对蛋白与仿生线粒体膜弱相互作的调控原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纳米材料与活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的相互作用,实现细胞凋亡的操控,打破了现有分析方法的局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杰出校友——姜秀娥研究员学术报告会通知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