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师生一起学起来(一)
写在前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更好的引导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深入了解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自觉做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辽宁省教育厅参考借鉴省司法厅等有关部门工作成果,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收集整理《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应知应会的疫情防控法律知识汇编》,现选编部分内容(各章节内容按选编顺序排序),请大家学习。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法律法规
01主要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02本省主要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哪些?
《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辽宁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规定》《辽宁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03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有哪些?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等。
关于疫情防控措施
01关于传染病的类别,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02什么是传染病的“乙类管理、甲类防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规定:“一、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03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0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
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关于单位和个人的主要法定义务
01发现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有什么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02遇到卫生行政部门来检查,有什么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03出入境人员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有什么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规定:“二、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规定:“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体办法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应当将其留验,留验期限根据该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
因患检疫传染病而死亡的尸体,必须就近火化。”
第十四条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来自疫区的、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或者可能成为检疫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应当进行卫生检查,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师生一起学起来(一)
相关推荐
- 我校开展国家安全形势讲座
- 口腔医学院举办“同心筑梦,行路致远”表彰大会
- 康复与运动医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开展“雨课堂” 线上教学试讲和网上集体教研活动
- 线下教学第一天 学校党委书记刘学政、校长丁维光走进思政课堂听课
- 我校在辽宁省首届高校舞蹈原创作品大赛中获佳绩
- 继续教育学院召开教学站工作视频会议
- 学校连续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 人文关爱润课堂 思想教育入心扉 学校党委书记刘学政再次带队走进教学一线听课
-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副主任喻光来校指导新闻宣传工作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 学校召开中共锦州医科大学第一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 护理学院开展5.12国际护士节暨护理学院战“疫”榜样分享会
-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喜迎八方学子归来 医疗学院顺利完成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
- 第三临床医学院举行2019级新生拔河比赛
- 第一临床医学院分党校举行第七期党课开班仪式
- 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复学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 人文与管理学院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医疗学院召开2019年党务干部专题培训会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2019年“青年大学习”行动第二次导学活动
- 康复与运动医学院开展“锦医志愿青年,爱在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公告
- 春节前夕 学校领导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 02-01
- 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省“两会”积极履职 01-31
- 公共外语学院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01-29
- 图书馆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 01-29
- 药学院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01-29
- 我校荣获“第二届辽宁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01-29
- 学校党委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01-23
高考招生
- 锦州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锦州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锦州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