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把握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着力点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积极加强合作,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方面不断探索、持续推进,组建各类职业教育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院校合作和校地合作,推动产教对接,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从实际看,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建立职业教育沟通协作新机制。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法律法规、政策、产业等多个层面,需要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新机制。要在现有共研、共建、共用、共享、共赢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创新沟通协作机制,加强三地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联动,重新定位三地职业教育的功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建立制度性的组织机制,加强高层次的交流协商;深化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形成京津冀三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
构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新平台。从实际看,京津两地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但由于生源不足导致一些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河北生源较为充足,但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硬件以及管理水平却有待进一步提升。构建跨越行政区划的更加高效、顺畅的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差距,推进教育资源深度合作。其一,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三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具体实施步骤,建立政策支持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和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其二,加强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共同的区域市场,激发内在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三,建立相关的经费保障、利益保障和教学资源保障机制。
优化院校与专业发展新布局。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优化调整京津冀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切实为三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一方面要进一步探索集团合作模式和园区合作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区域职业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要细化院校的专业设置,改横向扩展向纵深发展,提高专业的聚集度,构建特色专业链。
开拓产学深度融合新局面。校企的深度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教育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一是建立多元、长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是完善产学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明晰产权、绩效分配、实习实践等方面予以明确,实现校企合作的常态化、体系化;三是鼓励院校与企业以集团或联盟的形式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推动多元化办学。(张怡真)
(转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信息来源:河北新闻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知与行|把握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着力点
- 上一篇:我校成功举办教职工亲子关系讲座
- 下一篇:扩大社会供给,推动多元主体举办老年大学
相关推荐
- 辽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起步
- 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召开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 厘清办学定位,走好职教本科第一步
- 媒体聚焦|辽宁日报:二秒钟完成检车扫描!这个科研成果来自大学校园
- 我校足球代表队在2021年辽宁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中获得季军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02-2021年“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宣传项目采购招标结果公告
- 关于举办公路工程施工员与造价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 以“类型+层次”突出职教特征
- 我校召开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说明会
- 主动对接能源战略 前瞻布局人才培养
- 辽宁省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公开招聘新进人员办公桌椅、组合柜采购项目询价采购招标公告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
- 2020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校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公示
- 我校成功举办教职工亲子关系讲座
- 我校组织收看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宣讲报告会
- 我校举行第十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开班仪式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081)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121)
- 全力战“疫”,校园管理非常举措!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2021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会议 06-30
- 我校走访慰问老党员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06-29
- 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 06-29
- 主动对接能源战略 前瞻布局人才培养 06-29
- 关于第十五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推荐结果的公示 06-28
- “十四五”,职教质量年报如何出新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