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能制造产业赋能助攻的高职生
从一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成长为一家公司的CEO,黄浩,这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柳职”)2015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仅仅用了4年。
黄浩与小伙伴们申请的2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绝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成功实现了转化:为企业节省人工170多人,创效益8000余万元,效率提升20%,“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专家系统”使平均设计速度提高13倍,设计师由生手转为熟手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两年!上述成果均以创新为目标,以智能制造技术为引领,体现了柳职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的综合成果,真实演绎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成长轨迹。
建团队,打牢创业基础
2012年9月,刚踏进柳职校门的黄浩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创办一家公司。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实践,为日后的创业打基础。
2013年秋,在工厂实习的黄浩接到老师陈勇棠的电话,让他牵头成立一个专门提供设计服务的工作室。黄浩既高兴又苦恼,高兴的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苦恼的是不知从何下手。
在陈勇棠的帮助下,黄浩组建了一支30人的工作室,团队经过不断练习与受训,一个月后便接到了首笔订单,实现了顺利交付并得到企业方的认可。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订单接着飞来,整个团队士气大振!师生二人与专业从事汽车冲压模具、夹具、检具设计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民营企业--柳州高华机械有限公司(简称“高华”)取得联系后,工作室接到了“高华”的出图业务,从开始的几套到后来的几十套,从简单的出图到3D设计,黄浩团队每次都能高质量完成,并得到“高华”的高度认可,在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反复的实践中变成了快速变现的“掘金神器”,黄浩们希望这样的快乐来得更猛一些。2014年暑,带着拥有更多“掘金神器”的想法,黄浩走进高华实习。
黄浩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夹具设计与制造,一个暑假下来,黄浩已经能够较好地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任务。带团队、接订单,使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既能以诚实劳动获取报酬,又能进一步把技能磨得“闪闪发光”,工作室成了黄浩们“试水”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工作室“孵化”出一家公司
经过两年多在供应链上穿梭,接订单、加工工件、交付工件、换回报酬,黄浩们已然驾轻就熟。这明明就是一个小工厂的雏型嘛!不如就把公司开起来?
2016年2月,黄浩与好友黄师共同创办了“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至”),致力于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系统集成服务、自动化标准设备及标准零件销售。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承接一些简单的设计服务业务。渐渐走上正轨后,黄浩发现,“旭至”现有的运营模式难以控制成本与定价,因为没有自己的生产场地和设备而流失了许多订单。百般懊恼之下,黄浩决定自己租厂房引进设备。
租下厂房不久,黄浩就接到了五菱工业40多万元的排气管夹具设计制造订单,紧接着,又接到了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102万元的订单。旭至不断以自己的专业实力回应着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需求,慢慢地,开始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发明创造助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在实际工作中,黄浩发现,目前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夹具,存在通用性差、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和故障率高等痛点。于是,黄浩细心钻研、攻坚克难,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工业机器人夹具”产品和技术,广泛运用于智能制造企业。
夹具是工业机器人本体的“手掌”,负责抓取、固定产品。平均每台工业机器人每年至少要配套两套夹具。每台工业机器人配套的夹具费用约占工业机器人本体的30% ,按目前工业机器人夹具平均每年15%增长预计,不出几年,将会有数百亿元的突破。
看到广阔的市场,黄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上。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开发了5大系列标准化产品和260个个性定制单品,产品高柔性、高精度、高品质,能够满足工业机器人夹具行业的需求。
2019年上半年,“旭至”向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 交付装载机铲斗动臂大型柔性焊接夹具,使用效果表明,该套夹具可替代人工12人,夹紧定位精度提高了80%,产品质量提升了52%,效率提高46%,创造经济效益700万元。
同时期,“旭至”还累计向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量第一的微型车企)交付汽车冲压零件搬运吸盘夹具近260套,建成“无人工厂”,实现零工伤和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100%,产能提升150%,经济效益1400万元……
如今,旭至拥有国家专利21项、软著8项、行业团体标准两项、自主开发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专家系统1套,并且在柳州、深圳、越南河内等国内外10多个城市的26家企业销售工业机器人夹具700多台套,累计销售额930万元,节省人工逾170人,实现经济效益8000万余元,并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良性闭环,带动就业300多人。
黄浩利用自己的创业成果去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各两项;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得广西区金奖、第九届中国双创大赛广西赛区暨2020年广西双创大赛中晋级复赛等。
经过3年的努力,“旭至”慢慢发展壮大。现有厂房1000平方米,员工20余人,其中技术骨干8人。公司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可,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第四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正在拟认定为广西高新技术企业。
黄浩与团队伙伴们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已经在区域众多智能制造企业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柳州地方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他说:“创业是我的梦想,机械设计是我的爱好,技术是我的生活习惯,越挫越勇是我的个性,这些都是支撑我一路走过来的力量!”
未来,祝愿黄浩及他的公司在为地方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转型中激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石玉丹 李松)
(转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为智能制造产业赋能助攻的高职生
相关推荐
- 以“系统思维” 完善双创教育体系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交通工程实训中心给排水等配套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清单编制项目结果公告
- 我校成功举办青年教师板书大赛
- 跨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关键在哪
- 关于开展2020年辽交专“诗传古韵 ? 词润芳华”教职工诗词大赛的通知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020)
- 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吉林:职教发力筑牢振兴基石
- 关于开展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活动的通知
- 我校举行“中国梦 强军梦”大学生爱我国防演讲比赛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019)
- 汽车工程系获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立项
- 校企共治:推升职业院校质量的必由之路
- 人人出彩 技能强国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多轴数控教学培训认证一体化中心建设1包项目询价招标公告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我校举办“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
- 关于组织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报名的通知
- 我校开展灭火实战演练活动
- 我校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辽宁交专—新松机器人技术应用学院”企业捐赠协议
- 教改之问③|高校“严出”案例增多,专家呼吁淘汰水课和清考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2021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会议 06-30
- 我校走访慰问老党员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06-29
- 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 06-29
- 主动对接能源战略 前瞻布局人才培养 06-29
- 关于第十五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推荐结果的公示 06-28
- “十四五”,职教质量年报如何出新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