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健康心态,也是“口罩”-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疫情的发展,封城措施的实施,引发民众个体的一些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无助等;还在一定范围导致了一些不良心态。有些人会有一种恐惧下的无助无力感。一部分人会在恐惧之下启用防御机制。一是无意识地过度恐慌,过量关注各种信息,容易信谣传谣,草木皆兵,“吓”自己;二是反向形成莫名其妙的“无所畏惧”或“胆大包天”,并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添乱,给疫情防控带来干扰。
“恐惧”是人们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的强烈的害怕情绪。恐惧心理出现时,明明知道没必要那样恐惧,就是不能自我控制,严重时还伴有烦躁不安、焦虑、呼吸急促、头昏、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生理症状。如果恐惧的事物或情境消失,情绪就会恢复正常。
大家要冷静下来细心梳理自己当前的环境和接触情况,逐步排除被感染的可能性,严格按照防控措施来防控,这样心里面才会更加踏实,降低疫情恐惧感。认识到通过目前最严厉的管控措施,疫情正在被有效控制,这样我们的恐惧感就会降下来。当然,个人要在恐惧的时候,希望有人能够联系上,想说话或交流时有人在。因此在隔离期间,要与亲朋好友等进行沟通交流,保持一定的电话或视频沟通。
其实大家在听到肺炎过程中的紧张、恐慌都是正常的,正是因为这些负面感觉才促使我们改变现状,开始采取防范措施。不过现在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实的信息,有些同学可能会由于过度关注肺炎各类信息,产生“替代性创伤”——即在目击或见证大量残忍、可怕的场景之后,损害的程度超过自身心理和情绪的忍耐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头昏、恶心、厌食、噩梦、失眠等。会产生替代性创伤的人往往性格善良柔软,同理心较强,容易产生共情。建议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停止浏览相关信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忍耐不住查看信息,就仅从权威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不要轻信谣言。
14天潜伏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人们在潜伏期之内,每天量体温,监测自己的体温变化或相关症状,如果有疑似症状,会十分紧张,担心自己真的被感染,纠结自己的计划有变,期盼时间快点过去。人类对于行为结果或事件“不确定性”会产生本能的焦虑,即便是对于有着不确定性的美好结果,人们也会在等待期有焦虑反应;对于可能面临的消极后果、危及生命健康的不确定事件,当事人肯定会产生焦虑担忧。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如何维护好隔离期的心理状态?
第一是对隔离期不抱怨不反感,从内心认同隔离的正确性与必要性,接纳自己现在的情形;
第二是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隔离观察期的事情,如测体温、勤洗手、通风、适度锻炼等;
第三是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完成一项任务,这样“胡思乱想”的时间就会减少;
第四是与家人好友等保持电话或视频交流,获得更多信息,分享隔离期自己的身心状况。
健康的心态增强个人免疫力和群体战斗力。人的身心是一个整合系统,人的健康状况受到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人长期处于焦虑、猜疑、急躁、愤怒、抑郁、后悔等心理状态,会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心理压力是短期的,会抑制免疫力;如果是强大的心理压力和长期的心理负担,可能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伤害。而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如感激、满足、愉悦、幸福等能够促使体内的内啡肽与生长激素等上升,从而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预防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别需要大家尽快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把负性情绪降下来,让平和、理性、乐观、感激等积极心态升上来,促进自身免疫力增强,更好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
因此,健康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心理口罩”,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时候,也要戴好“心理口罩”。
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齐心协力战胜疫情。人们对于战胜疫情的信心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防控重大疫情中,信心和药物同样重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鼓励、肯定、帮助的心理氛围,整个社会传递出的温暖、友爱和信任,众志成城、同心同德的心理气势,无疑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力量。
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关注新型冠状病毒,以至于寝食难安。焦虑、恐惧亦或是悲伤、抑郁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心,但当其持续时间过长,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时,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如采取转移注意力、宣泄情绪、寻求他人心理支持等方式。
如果大家无法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可以通知自己的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会帮助同学们预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消息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JLU吉大心声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NWWJIQHKbqTKlmqk8ultw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学们,健康心态,也是“口罩”-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大一院完成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全部疗区整建制接管过渡对接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魏晓辉、杨弋、张然入选202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在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2019年度决赛和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金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华南师范大学代表团到吉林大学交流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援鄂医疗队整装出发-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二十七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获“第14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第二名-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汇报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校友刘长根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强化落实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暨全校党员、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吉林大学新闻网
- 白求恩生物医用材料学术论坛在长春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中国部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9位-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践行科学精神 严守学术规范 张希校长为医学部研究生讲授专题思政课-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看望新生并检查迎新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看望慰问老领导老专家-吉林大学新闻网
- 政策解读:绩效管理的发展路径探析-吉林大学新闻网
- 芳华初心 | 校优秀共产党员马旭:做好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摆渡人”-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