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海远 群贤育英才吉林大学实施“英才计划”探索人才培养之路回眸-吉林大学新闻网
“英才计划”是我国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策略。目前,吉林大学因“英才计划”成绩突出,已经成为全国承担该计划高校中培养人数最多、效果最显著的高校之一,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表彰和嘉奖。
高瞻远瞩解命题
2013年,吉林大学作为国家高中生“英才计划”的20所试点高校之一,在吉林省科协、吉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组建了15个教学团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5个专业方向,指导和引领来自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优秀高中学生参与到学术科研活动中来。参与“英才计划”的导师全部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的一流学者、专家,其中不乏多位校内高层次人才,每位导师配备一支3至5人的助教团队。
五年耕耘,春华秋实。截至目前,吉林大学已累计培养295名“英才计划”学生。他们在国内外各类青少年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立志成为国之栋梁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吉林大学培养的前五届“英才计划”学员,已全部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学习。
肩负使命逐梦行
学校接到任务后达成共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英才计划”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工作小组迅速成立。《吉林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吉林大学关于“英才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出台,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导师组各负其责,分别制定了本学科“英才计划”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坚持立德树人,拓宽培养渠道。这是吉林大学实施“英才计划”的方针和原则。吉林大学坚持德才兼备的培养方向,一方面通过制度化、体系化的培养平台努力为学生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引导学生成为志高远、敢担当的国之英才。吉大“英才计划”设立师生定期研讨交流会制度,使师生畅所欲言,激发创新思维。各导师组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专业上,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严谨的学术精神;设立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资源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利用专家、学者讲学机会,组织学生听取学术报告;鼓励学生参与吉大“TEDx”大学生学术沙龙;积极推荐学生参与各类校外暑期实习实践项目等。
关注学生成长,创新培养手段。吉林大学结合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制三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培养手段。“英才计划”拜师会为学生营造崇尚科学、求实严谨的学术氛围,培养报告跟踪记录每位学生的成长。“拔尖”“英才”结对,计划有效衔接。吉林大学“唐班”优秀学子与“英才计划”学生牵手,共同探索学术问题,分享成长经验,实现“拔尖”引领“拔尖”,“英才”陪伴“英才”的培养目标。抓住“国际课程周”、海外学术报告等时机,吸引“英才计划”学生参与大学的课堂学习和学术研讨,召开国外大学本科交换生与“英才计划”学生交流座谈会,利用国际化培养手段,提升学生们的国际视野。探索有效模式,加强辐射推广。“英才计划”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走上探索之路。高中与大学培养的有效衔接,使得吉林大学人才培养机制有了新突破,同时使中学生早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吉林大学培养的“英才计划”学员在国内外各类学术竞赛上屡屡获得佳绩。2019年张馨元等23名学员获得国际、全国、省级各类奖牌37项。在第二届世界科学家论坛中,吉林大学培养的4名“英才计划”学员受邀参与了由65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100余位院士们组织的“桌布论坛”等活动,获得大师们的肯定。
因材施教唤潜能
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乃“科学之母”,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吸引着无数的学子探索它的奥秘。吉林大学邹广田院士、冯守华院士等10余位校内高层次人才担任导师组组长,躬身垂范,不辞辛劳,为国家培育科技新苗。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吉林省教学名师李辉来导师组注重学员们的兴趣爱好,出了一些小题目,并对每个课题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课题查找学术文献、跟踪课题最新研究进展。校内高层次人才张然导师组注重在培养过程中捕捉学员的闪光之处。每一次作业,导师都有意识地让每名学生开放自由作答,树立学生的信心。校内高层次人才易英飞导师组针对不同学员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遵循“英才计划”培养的初衷。周思远等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强化科研意识,锻炼表达能力,并取得了好成绩。2018年初,孙毓泽同学参加“第二届英才计划论坛”活动,被评为优秀学员。由孙毓泽同学执笔、导师组指导的数学小论文《XI(3)无理性三种初等证明的比较与改进》刊登在英才计划优秀学生论文选编中。
物理学院的4个导师组着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邹广田院士导师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科技活动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崔田导师组在给学生制定培养计划前,根据学生面试情况和老师意见以及学生个人意愿,将学生分为项目导向型和兴趣导向型。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马琰铭导师组开发的结构搜索软件CALYPSO,在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导师组针对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及使用,为学员提出了3种研究方向。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汉壮导师组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张汉壮导师面向全国中学生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物理-力学》CAP课,学生边学习边讨论收获很大,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夏令营活动中,国内外教师全英文授课量子物理等课程,使得学生在物理知识储备和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许广琳同学入选“樱花科技计划”赴日本交流学习,张曦予和董梦玥两位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科学夏令营表现突出。
化学学院导师们对“英才计划”学生采取循序渐进、联合式的培养方法。在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前,学员集中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等。冯守华院士导师组每两周指导一次学生进行一系列经典或前沿的化学实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孙俊奇导师组组织学生学习他与沈家骢院士合著的《聚合物层状组装膜》等文献,结合之前的实验,充分地了解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形成机理。校内高层次人才王悦导师组为学生开设了碘钟、人造雪、大象牙膏等兴趣实验,并由学生亲自来做实验,增加他们对于实验的理解和体会。2018年7月11日至15日,“ICHEM”2018“英才计划”化学夏令营举行时,通过大师报告、实验探究、精英交流、名企参观等环节,学生们更加近距离地掌握学术前沿、感受化学之美、分享学习成长经验、体验科研转换魅力。
生命科学学院导师组改革常规培养方式:打破集体授课模式,将学生的培养方式多样化,时间碎片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滕利荣导师组根据学生时间远程授课,组织学生查阅文献,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操作。教育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永革导师组带领学生们到研究室和IGEM大学生科技竞赛研究团队中进行科研实习,与大学生、研究生们一起做实验,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研究兴趣的培养。张嘉芮同学参加实验室课题组讨论会后,对卵巢癌的生物治疗产生浓厚兴趣,她选择了与卵巢癌治疗相关研究课题“紫杉醇和Trail蛋白对卵巢癌细胞抗肿瘤协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上来验证紫杉醇和Trail蛋白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分析了可能的作用机制。尹艺錞同学由人感冒时吃大蒜的防治作用联想到是否大蒜中含有某种物质可能对流感病毒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课题“日常提取大蒜素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抑制作用的研究”,获得了2018年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结构生物学/药物化学”暑期培训班文献研究小组展示活动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并赴日本参加吉林省青少年海外科学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组指导“英才计划”学生们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数据挖掘领域的入门知识,强化计算机领域兴趣。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胡亮导师组寓教于乐、灵活开放的教育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面谈,系统讲解研究问题的方法,耐心解答问题。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刘磊导师组根据学生意愿,组织师生座谈会、实验室参观、图书馆体验、大学课程观摩等活动,使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周丰丰导师组悉心指导,详细地记录了每位同学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思想更为开阔,对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尤其是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赵熤远同学在亚太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中获得银牌;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邀请赛中获得三等奖;在2018年USTC第五届科大信安大赛中,在2699个有效用户中位列36名,并且第一个通过。赵之弘同学参加了吉林省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社科项目(集体项目)获得一等奖,并入选中日青少年“樱花科技计划”,赴日本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张玉纯同学获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总决赛中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钟南山创新奖)第14届全国总决赛发明创意与制作银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年,吉林大学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 “英才计划”,开放资源;导师们继续执掌帅印,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率领一批青年教师、研究生,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贡献吉大力量!
(文字/王绍玲 王瑞 吉林大学报记者 晓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k7wGjE06793og_B35bLH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登高望海远 群贤育英才吉林大学实施“英才计划”探索人才培养之路回眸-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宅家学习 | 公开课来啦!面对传染病,人类的武器是什么?-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省总工会授予吉林大学黄大年同志生前所在学院“吉林省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吉林大学新闻网
- 面对疫情,我们这样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吉林大学新闻网
- 融情入理 润物无声——打造具有吉大特色的全课程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部分机关机构设置调整和职能职责优化工作动员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新学期第一天 校长张希检查各校区开学准备情况-吉林大学新闻网
- 55岁的临时护士长临危受命,“危急时刻,我义不容辞!”-吉林大学新闻网
- 直播预告 |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宣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赴兄弟高校宣讲产生强烈反响-吉林大学新闻网
- 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大国重器——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和师生代表赴中国一重集团调研交流-吉林大学新闻网
- 纪念白求恩逝世80周年-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第二轮巡察整改情况汇报-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各校区清雪一线职工全力以赴完成清雪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繁花初绽?杏好有你” 吉林大学举办第四届杏花文化节-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校领导赴各校区检查学生返校及开学准备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2021年第十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国·长春)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新闻网
- 基础医学与数学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