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校长出席第22届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并担任会议主席-吉林大学新闻网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的第22届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0月16-19日在西安召开。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张希院士担任本次会议的主席。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高分子链动新丝路”。本次会议的注册参会代表达4600人,创历年之最,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2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200余人。会议共包括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大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仿生与智能高分子、高分子教育等17个主题,以及“中美高分子”“中日青年高分子”和“一带一路高分子”等4个论坛,它既集中展示了高分子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领域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又共同描绘了高分子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有着悠久的历史。1954年王葆仁先生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分子化学会议,这是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的前身。从1980年开始正式定名为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迄今已举办了22届,参会人数逐年上升,成为国内外高分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
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张希院士简要概括了高分子科学取得的成就,并指明了高分子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指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内容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学科领域上,由当初的高分子化学研究,逐步发展为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等分支学科体系。在学术内涵上,由大分子链结构的研究拓展到聚集态结构及其自组装结构的研究,由合成高分子拓展到生物大分子,由基于共价键的传统合成高分子拓展到基于非共价键的超分子聚合物,由一维高分子发展到二维和三维高分子等。如今,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渗透到了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希院士回顾了中国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历程,他指出,中国的高分子教育与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下,我国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以及高分子工程三个基础分支学科领域的研究,从跟踪国外发展开始,在跟踪中创新,到自主创新,经过近70年的努力,形成了目前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学科格局,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分子科学的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高分子科学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强调,中国高分子的今天是无数高分子人不懈努力和薪火相传的结果。高分子同仁应深切缅怀近年来先后离开我们的高分子研究的先驱们,他们是:黄志镗先生、杨士林先生、于同隐先生、季国标先生、卓仁禧先生等。虽然先生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对中国高分子教育、高分子科学与技术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定会激励更多青年学者在高分子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虽然高分子学科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但它仍然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学科方向,还有许多重大的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如何像DNA那样精准地控制合成高分子的序列结构,如何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和制备高分子材料,如何发展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社会,如何开拓高分子研究新的范式等。张希院士希望高分子同仁齐心协力,早日推动我国高分子的研究从高分子大国走向高分子强国。
吉大师生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11人作邀请报告,11人作口头报告,为口头发言最多的单位之一。张希校长在“高分子教育”分会做了“邮票中的化学故事”的邀请报告。会议期间吉大师生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既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我校高分子学科的影响力。
在会议的闭幕式上,张希院士等还为获得最佳墙报奖的获奖人颁发了证书,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吉大多位学生获此殊荣。最后,张希院士宣布:202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将在首都北京召开,由北京化工大学承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张希校长出席第22届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并担任会议主席-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校领导和长春市领导共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新春快乐!鼠年大吉!-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驰援武汉医疗队又有137名队员平安回家-吉林大学新闻网
- 守护家乡,吉大学子展现心之所向,一往无前-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我们都是收信人!@东北师范大学,请接力!-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看望新生并检查迎新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吉大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吉林大学新闻网
-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吴刚一行来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报告会(一):“加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揭牌 “智能网联汽车”高级研修班开班-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人援鄂日记 | 流泪不是害怕,而是暖流涌心头-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在第四届牛精英挑战赛中获佳绩-吉林大学新闻网
- 情景剧《我想和您通个电话》在中国侨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获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吉林大学新闻网
- 芳华初心 | 文学院研究生党员石雪菲:“入党就要将初心使命转化为行动自觉!”-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科交叉融合沙龙:物质世界的认知与改造-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张希到地学部调研并祝贺林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务虚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以黄大年为榜样 做新时代好老师——吉林大学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回信精神-吉林大学新闻网
- 深刻缅怀黄大年老师 持续学习黄大年精神 吉林大学举行“读黄大年家书 悟科学家精神”纪念黄大年逝世五周年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