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举行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第三场座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作报告-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崔曾多 摄/记者 徐立华】“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12月9日下午,吉林大学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第三场座谈会在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受邀作主题报告,他引用著名作家柳青《创业史》中的这句话作开场。
张希以《我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什么》为题,将与沈家骢老师、德国美茵兹大学林斯托夫教授两位老师相处的点滴娓娓道来,与大家分享他从两位“大先生”身上学到的科研思想和教育理念。张希表示,在他成长的关键阶段,幸运地遇到了许多好的老师,特别是导师沈家骢老师、林斯托夫教授以及初识化学时的几位启蒙老师都发现并培养了他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他日后坚定地从事化学教育与研究夯实了基础。他希望学校广大教师也能认识到“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培养和放大他们的专业兴趣,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好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开科学之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抓住重要的问题,勤奋坚持,成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张希回忆,1988年,林斯托夫教授第一次到吉林大学讲座的题目即是功能自组装体系,让他了解了一个当时国际上的前沿交叉科学方向。在沈老师的指导下,他将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改为了“高分子自组装”,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之后,作为沈家骢与林斯托夫共同推动的博士联合培养计划的第一位受益者,他得以在德国美茵兹大学林斯托夫教授实验室学习工作了一年多。张希表示,林斯托夫教授指导学生讲究“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勇于跳出藩篱、跨越边界,打破陈规。”
“好老师要关心和帮助学生,积极乐观面对问题,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张希回忆,在事业和家庭的起步阶段,沈家骢老师和夫人高蒨老师时常上门“家访”,看望他和家人。张希表示,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远不如今天,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始终伴随着他的成长,令他感到十分温暖,心中充满希望,并坚信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
“好老师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在介绍了沈家骢老师和林斯托夫教授与他的多封书信往来内容后,张希表示,来自老师们的认可和评价,在肯定他已有成绩的同时,也激励他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他也将两位老师激励式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自己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在恰当的时候,及时给予恰当的赞美与鼓励。
“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种思想。”张希引用乔治·萧伯纳的名言形象的说明学术交流的力量。张希回忆,自己正是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中,意识到有机层状组装薄膜的研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特别适宜在当时的吉大开展。而这种通过交流产生新的研究思想也是来自两位老师的熏陶,在沈家骢老师带领下,他们先后组织了一次国内和五次国际超分子香山科学会议,国内外的一些同行由此相识,开始了协作合作,形成了推动超分子科学进步的新生力量。每次会议期间,张希与林斯托夫教授常在饭桌餐纸上画来画去,交流科研思路,探讨科研组织的各类形式,也成为了师生间随时随地交流学术的深刻记忆。张希指出,每个老师都有独立的科研方向,但太过独立并不利于学科发展,每个老师工作方向都交叠在一起,又会产生矛盾,理想的状态是既有独立方向,又可以部分交叠,通过合作解决难题,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工作。
“善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熏陶影响,潜移默化。”谈到教育理念,张希表示,林斯托夫教授喜欢和学生们玩一个比赛转陀螺的游戏,但奖励并不是发给使陀螺旋转时间最长的前三名,而是与学生商议随机发给了不同排名段的三名学生,以此告诉大家科学研究不是比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追求卓越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报告最后,张希指出,导师是能从学生身上看到比学生自己所看到更多的天赋和能力,并能帮助激发学生天赋和能力的人。沈家骢老师和林斯托夫教授正是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和“大先生”。希望全校广大教师认真思考自己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自己如何成为这样的好老师。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张希校长的报告,对“大先生”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今后将继续坚守师者初心,肩负师者使命,在青蓝相继的教师岗位上接续奋斗,在薪火相传的教育事业中踏实前行。
座谈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立东主持。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代表参加座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吉林大学举行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第三场座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作报告-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将启用网上办事大厅-吉林大学新闻网
- 姚大志教授:回应时代之需 阐发正义之理-吉林大学新闻网
- 喜迎祖国华诞,歌咏芳华吉大——吉林大学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芳华·吉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考察调研学校部分在建项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孙正聿教授作品入围2018年度“中国好书”-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签约发起成立中俄法学院校联盟-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国化学会旗舰期刊CCS Chemistry“聚焦论坛”在吉林大学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文化符号 | 朝阳校区:时代的印痕 地学人之梦-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看望沈家骢院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深化省校市校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王惠岩先生:惠人育才、志如坚岩-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合成最稳定的新型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吉林大学新闻网
- 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系列报道——吉林大学“中国·力量”主题诗话会燃爆网络-吉林大学新闻网
- 以榜样为镜,话青年担当 吉林大学举办第35期“青春故事分享会”:十佳、自强自立大学生事迹巡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召开第二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与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将共建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全体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到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