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西部放歌 不负韶华-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吉林大学报学生记者 陈瑞欣】青春要与时代相辉映,青年要与祖国共奋进。刘雷是吉林大学2021年度十佳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西部放飞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焕发色彩。
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刘雷从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跨专业考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14年起,支教、志愿、奉献、公益,在新疆、西藏等地都留下了他的青春足迹。读博期间,负责协调推动援建“西藏吴孟超医院”、成立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基金、成立西藏贫困大学生助学金。疫情期间,他协调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向武汉捐助防疫物资和200万元抗疫款。
一次抉择:青春与理想融合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被叫作“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的路。悬崖峭壁之上,便是村里唯一的学校。2013年,刘雷来到此地,设计并实施了“雨露计划”大学生返乡支教行动。
本科毕业时,他曾深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会修路架桥、盖房铺路,在自己土木专业的领域拼搏出一番天地,固然也是很好,但让人生充满温度和光亮或许更重要。”为了探寻答案,他在2014年毅然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国青年扶贫接力计划,通过“研究生支教团”,到新疆支教。而后又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面对企业向他抛出的橄榄枝,他却犹豫了。三年西部经历,让他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学习与研究永远是研究生的主责主业。来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后,跨专业的选择,决定了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如何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写得既有学理深度,又有现实关照?他选择以理工科知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融合,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间都是挤出来的,140个通宵花得值!”3年来,他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6篇CSSCI等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反响强烈。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也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主席高度评价:“这篇论文从数理的角度系统、全面地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他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期间,他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吉林大学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吉林大学优秀团学干部以及辽宁省优秀毕业生、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辽宁省十佳青年道德模范、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员及沈阳市青年五四奖章等50余项奖励和荣誉。
西部放歌: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
2014年,刘雷和同学们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支教,跑遍了19所中小学校,深刻认识到支教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更应该触及学生读书的动力和梦想。“我不知道能教会孩子们多少知识,但如果能在那几千个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就是有意义的,虽然不知道这些种子是不是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有一两颗长大就很‘赚’。”刘雷以个人名义资助了5名新疆籍学生,并已经连续资助了6年。在此期间承担他们高中、大学的学杂费与生活费。近两年,有3名学生已从伊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毕业,返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离开新疆后,刘雷又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协助西藏共青团服务全区两千多名志愿者。“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让所有孩子有学可上,刘雷和他的伙伴跑遍了西藏七个地市、四十多个县,挨家挨户对当地牧民做家访,累计帮助了几百名中小学生。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刘雷说。
三年时光: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
读博期间,刘雷多次往返西藏并思考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无论是援疆还是援藏,最后大多数人都会离开,那怎样才能产生持续性的效应?“扶贫先扶智,必须培养当地人才!”在派遣各地大学生支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大学生。他们传授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一种质朴有力的希望。在西藏共青团的支持下,刘雷和他的伙伴实地调研几百个牧民家庭,建立了1100多个贫困大学生的数据库。对接中央企业团工委拨款900万,成立了西藏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现已累计资助西藏贫困大学生1800多人。2018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雷拜访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当时得知吴孟超院士想要援助西藏的想法后,刘雷等人协调推动,在西藏援建一所“西藏吴孟超互联网医院”,通过5G高带宽、低延时控制技术为西藏进行远程医疗援助,并规划定期从东方肝胆医院派遣医生和护士去援助,医院已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在吴孟超院士的牵线下,钟南山院士也表达了参与援藏的意愿。为培养本地医疗人才,鼓励西藏青年医学学者创新与发展,2019年9月钟南山院士成立青年科技创新奖基金,并于2020年8月设立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在全国范围内奖励优秀的青年医学科技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工作者。
在校期间,刘雷还兼任校团委副书记,参与校团委改革发展。对于刘雷而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也是一项重要职责,无论去哪儿、做什么工作,只要有人民的情怀、人民的信仰,多为人民做实事就是快乐和幸福的。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刘雷入党的第十年,刘雷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努力成长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优秀青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刘雷:西部放歌 不负韶华-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校长张希深入各校区督导检查新学期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率队赴通化市开展实地对接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一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欢迎回家! ——吉林大学最后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凯旋返吉-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第十六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金利勇研究员获中国地质学会首届科普人物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为你骄傲!吉林大学校友江梦南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芳华初心 | 校优秀共产党员马旭:做好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摆渡人”-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12名师生获2019年度宝钢教育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重症ICU纪实丨疫情之下的非常转运-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校长办公室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为青春与梦想饯行”校长张希与毕业生同学共进午餐-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次专题学习研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线上线下共襄盛典 云聚云散情系吉园 吉林大学隆重举行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吉林大学新闻网
- 航空工业集团与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获多个奖项-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张忠一行到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坚持理想信念,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学生骨干 校领导为学生干部讲专题党课-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张文显、张福贵参加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共吉林大学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0年5月18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