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从华:将青春岁月熔铸到祖国山河-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吉林大学报学生记者 阮佳烨】怀揣初心,跨越山海,接续奋斗。孟从华是吉林大学2020年度十佳大学生,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他全心投入到所热爱的专业,蹄疾步稳,驰而不息。
善思勤学 潜心研究
填报高考志愿时,孟从华选择了政治学专业,开启了追寻理想的求索之路。长期的专业学习给予他一种深沉的使命感。
孟从华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积累和沉淀,这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前提。“政治学这类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长时间的理论熏陶和大量的阅读思考才能对学科发展的重大命题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在他看来,考前突击复习有可能侥幸获得较好的分数,但那仅仅是一个数字,持续的深入阅读与思考才是学习的根本,“这种长期的积累将会塑造思考的深度和认知的高度,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提升学术素养、培养学术想象力。”平时上课他总是坐在教室前排,通过记笔记加强对课堂内容的“二次输入”,几年攒下来的笔记本已是厚厚一摞;课后,总能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看到他的身影。正是因为这样脚踏实地、好学不倦,他在大二时成绩得到了飞升,并在大二、大三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学期间获得的各项奖助学金和荣誉称号累计超过20项。
“科研竞赛是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的深化。记住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理性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孟从华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尝试,不断开拓学术视野,积累学术经验。通过总结和提炼产业扶贫经验,他撰写的论文《产业扶贫领域精英介入的发展逻辑研究》入选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根据长期田野调查的素材积累,他组队创作了视频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与青年担当》,讲述当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奉献火热青春的动人故事,在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中取得了吉林省第一名的佳绩,并斩获全国三等奖。
“跨学科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突破自我认知和能力的边界,从更加广阔的维度对所在专业进行反思与拓展,以多元的视角审视事物的各个方面,找到研究的方向。”四年的时间里,他听过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30余场讲座,并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关联性的延伸阅读,在学科交叉和碰撞的过程中激发思维的活力。2019年8月,他受学院资助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全英研修,并以全A的成绩顺利结业。
足履实地 勇担责任
“学生干部身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对同学的承诺,我们需要带着热爱,脚踏实地去想、实事求是地去做。”四年的时间里,他参与组织策划线下同学意见诉求收集活动30余场、同学权益问题讨论例会40余次,提出同学校园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权益提案60余个,组织开展“励志·立志”训练营、选调生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活动50多场。孟从华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和突出的工作成绩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曾连续3年被评选为“校优秀学生干部”、连续2年获评“校优秀团干部”,并被共青团长春市委授予“长春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只有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地为同学们服务,才能获得同学们实实在在的认可。”他在学校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上说。
作为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他还推动学生会制度完善,参与推动组建学生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工作群;推动开展“吉林大学青年实践课堂”,每期聚焦一个主题并邀请专业教师为同学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进行精心指导;推动拍摄“考研加油”系列视频,并为考研同学制作专属加油祝福卡片,传递温暖与祝福……在他看来,学生会组织只有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解同学之所难,才能真正把学生会建设成为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组织。
信仰植于心 使命践于行
在新冠疫情期间,他通过网络义务帮助两名家住农村的孩子补习功课;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他参与组织纪念马克思“践学”活动,到长春市的老年公寓探望老人们;他组织同学们在鹅卵石上作画,将手工制品义卖所得全数捐献给长春市养老院。当遇到瓶颈和困难的时候,孟从华总会激励自己保持热爱,接续努力。
2019年,他在老师的带领下聚焦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深入政府机关、信用信息科技企业进行了深度的调研访谈,通过对吉林省当前营商环境建设基本情况的总结和提炼,他参与完成了调研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在调研的过程中,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嘱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当想到自己参与的工作未来有可能变成政府决策,助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我内心充满激动和期待。深度调研也使我认识到了现实情况的复杂之处,认知和思考也更加成熟和接地气。”
走过田间地头,穿过大街小巷,孟从华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用心去感受时代的脉搏。他在贵州的贫困村了解山地扶贫产业,聆听村里的扶贫事迹;在福建厦门调研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在吉林的国家级贫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向驻村书记、科研人员、农民请教,了解乡村振兴和黑土地保护的情况……他将满腔热忱投入到了广阔深沉的中国大地。正是凭着这份热爱与担当,孟从华在调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找到了研究的兴趣,他撰写的关于精准扶贫的论文入选全国学术会议,另一篇参与撰写关于乡村振兴的政府咨询报告再次获得有关部门的肯定。
孟从华说,养学者仁心,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不论清晨或夜晚;传红色薪火,捧起一抔土壤,不论春耕或秋收;建时代新功,行走在街头巷道,探求善治之道,不论得志或失意。愿得此身长报国,不负青春不负党,这就是孟从华全部的愿望。他要像黑土地上最有生命力的作物那样,深植于大地,向阳生长,将青春岁月熔铸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我有幸能在本科毕业之时见证党的百年华诞,也有幸能作为一朵小小的浪花加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深沉使命和无上荣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beGa0jhlYErAZBENPvYJ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孟从华:将青春岁月熔铸到祖国山河-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以榜样为镜,话青年担当 吉林大学举办第35期“青春故事分享会”:十佳、自强自立大学生事迹巡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吉林大学新闻网
- 实用!@吉林省入境人员 这份防疫手册请务必收好!-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开展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专题培训-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杰出校友“双奥总工程师”李久林回母校作报告-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校领导应邀赴日本参加第六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聚焦东亚地质与经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协办第九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应对新冠肺炎,这5大心理策略给吉大师生-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第二轮巡察整改情况汇报-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报告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吉林大学医疗队救治重症患者,交付满意答卷-吉林大学新闻网
- “思想·理论·人生:100讲”:吉林大学举办学习“四史”专题教育讲座(第二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通榆县县委书记李德明一行来吉林大学访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吉大校友全力支援抗疫前线医疗队-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自主设置5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东北首家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在吉林大学揭牌-吉林大学新闻网
- 大年精神不朽 黄公美名长青 吉林大学举办纪念黄大年同志逝世三周年诗话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0年第二十五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