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建党百年”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邵彦敏 摄/记者 张宏伟】6月6日,“劳动教育与建党百年”研讨会暨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第四届年会在吉林大学举行。会议由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主办,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会上,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劳动关系研究院院长韩喜平,社会科学处处长姚毓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分别致辞。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作题为《劳模精神——中国共产精神谱系中的绚烂花朵》的主旨发言,围绕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及创新转化进行阐述,认为劳模精神与现今存在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100多种精神密不可分,任何精神的存在都离不开劳动、劳模更离不开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崇高的伦理理想。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浩进教授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制度内生优势,分析了劳模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劳模制度依托于经济制度,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院张雷生教授作题为《近四十多年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研究回溯与瞻望》的主旨发言,将高校劳动教育研究分为了四个阶段,即1980-1989年的初步探索阶段、1990-2000年的稳步上升阶段、2001-2017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的全面繁荣阶段,以详尽的数据和实证分析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开展的目的和追求,并提出劳动教育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院高德胜教授作了题为《罪犯劳动教育属性的思考》的主旨发言,认为我国的罪犯改造是对特殊主体人权的保障,在组织罪犯劳动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是中国监狱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而弘扬劳动精神、加强罪犯劳动教育,对提高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罪犯劳动体现了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教授围绕“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变迁与劳动教育策略”,分析了历史上劳动形态的变迁,认为依据劳动工具划分可将劳动划分为手工劳动、机器劳动、智能劳动,依据劳动手段可将劳动划分为必然劳动和自由劳动,依据劳动方式可将劳动划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在当代又有了数字劳动、远程劳动、人机协同劳动、多重身份劳动等,这些为我国的劳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院张默教授作了题为《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基于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的政治功能考察》的主旨发言,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劳动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全面彰显。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事关强国富民,是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事关治国理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嘉昕教授围绕“校园内卷”“996”“躺平”等现象与工科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了主旨发言,结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学生的调研,分析了开展劳动教育的重点以及工科学生专注点。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主任邵彦敏教授介绍了吉林大学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上的有益探索。吉林大学为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在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打造特色“劳模大讲堂”劳动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宣传引导优势、健全劳模进课堂制度化和常态化工作机制等方面积极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单旖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雪原、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怀彬、《中国教工》编辑部严芳芳、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臧爱绒、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丽、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莲霞,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为全、支继超、尹希文、白兮等专家学者和教师在论坛上发言。论坛还进行了博士生分论坛。
闭幕式上,吉林大学罗克全教授作总结发言,并向下一届轮值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授旗。本次研讨会是一次纪念建党百年关于劳动教育的学术探究的盛会。会上,各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以及优秀学子们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东北大学、黑龙江省社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浙江第二工业大学等全国劳模文化联盟成员高校和杂志社、出版社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劳动教育与建党百年”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大原创歌曲《与你并肩》为武汉加油!-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27名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出发赴鄂-吉林大学新闻网
- 《大国工匠李万君》赠书仪式暨全国劳模讲授劳动教育课在吉大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两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文化符号 | 朝阳校区:时代的印痕 地学人之梦-吉林大学新闻网
- 披上迷彩的亮色青春 ——记吉大退伍复学的艺术学院学生李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华网吉林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两个教师团队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生工作系统和保卫部门深入学习2020年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吉林大学新闻网
- 首届“声动吉大”教职工歌手大赛落幕-吉林大学新闻网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十六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积极推进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建设——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龙熙一行来校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新增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深入学生公寓解难题办实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4人入选2019-2020年度吉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在中心校区考察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官方抖音账号在全国高校抖音综合影响力排行榜2019年12月榜中排名第一-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调研学校组织工作、机关党委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召开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