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扶贫案例入选全国50佳-吉林大学新闻网
【消息来源:吉大扶贫微信公众号】近日,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公示了“志愿者扶贫案例50佳”名单,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扶贫案例入选。
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由公共卫生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学院的60余名师生组成,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2018年6月至今,团队多次深入吉林省通榆县开展具有吉大特色的“健康扶贫”“产业扶贫”行动。志愿者足迹遍布8镇8乡90个贫困村,行程达6000余公里,服务覆盖贫困人口50000余人,开展6项健康调查,重点筛查布鲁氏杆菌病高风险患病村民、采血检测300余人;无偿为400余名村民进行心脑血管、内分泌、微量元素等25个大项200余个小项健康指标的“全科智能监测”,免费发放布病防护用品、健康宣传手册;义务编制近15万字的《吉林省通榆县贫困村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汇编》。志愿服务团队获长春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吉林大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多项荣誉。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自吉林大学接受教育部“定点扶贫”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通榆县任务以来,本着“村民有脱贫需求,师生有扶贫思路”的初衷,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作用,围绕医疗健康、产业规划等方向为通榆县量身定做扶贫项目,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精准帮扶,将吉大师生的学识和智慧转化为摆脱贫困的内在推动力,助力吉林省通榆县脱贫,迈上乡村振兴的新航道,使扶贫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转化高校资源 助力脱贫攻坚
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于2018年6月启动扶贫服务筹备工作,在学校团委、工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赵国利带队,志愿者先后赴吉林省通榆县畜牧局、通榆县疾控中心(布病门诊)、向海乡卫生院等地现场调研座谈,了解当地实际需求,以“健康扶贫”为切入点,制定了以布病宣传防治和筛查检测为主、其他慢性病和地方病预防知识宣传为辅的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与通榆县敲定了服务时间,为“精准扶贫”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对通榆县布鲁氏杆菌病致病成因、患病风险等情况的前期调研,服务团队在公共卫生学院刘丽、甄清、霍睿三位老师的指导下,组建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确立“布病e健康”项目,旨在将“智慧医疗”服务推广到通榆县布病高风险地区,降低感染风险,推动实现远程医疗健康咨询,该项目获吉林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银奖,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基于创新探索,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镇、向海蒙古族乡、新华镇等地开展“健康扶贫”行动。在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筛查检测的同时,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的30余名师生结合交叉学科优势,从健康宣传、“三高”预防、口腔检查、全科监测、膳食营养等不同方向开展志愿服务。
团队开展通榆县羊养殖农户家庭成员健康知信行调查
团队面向村民开展“禁毒防艾”“饮食习惯”等6项健康调查,形成6份专业性较强的调研报告;一对一、面对面访谈200余名村民,回收有效问卷600余份;免费向村民发放价值1万余元的布病防护用品,发放“膳食营养”“爱牙手册”等健康宣传手册1500余本;采集血清样本,无偿提供PCR检测,为300余名高风险患病村民进行布鲁氏杆菌病专业筛查;通过采集人体经穴生物电流,针对心脑血管、肾脏、内分泌等25大项200多个小项的健康指标对400余名村民进行身体健康指标全科监测,累计监测指标1600余项,实现了重大疾病的潜伏期预警和多种疑难病症的病因追踪,并现场对超常指标进行讲解、说明,提供健康指导,确保“检测有反馈,数据能理解”,指导村民转变健康观念,提升生活质量,摆脱贫困枷锁。
2019年8月,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受通榆县人民政府委托,在“健康扶贫”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基础上,继续开展“产业扶贫”服务。志愿者先后走进吉林省通榆县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实现了村村对接,无偿为每个贫困村编撰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志愿者与村民们交流讨论种植业、畜牧业、棚膜经济、牧业小区等产业模式的发展可能,并依托收集到的一手资料,为通榆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2019年服务时长近6000余小时,服务覆盖贫困人口50000余人。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继续撬动高校资源,深度剖析贫困村产业发展空间和瓶颈,填补了通榆县贫困村脱贫“硬指标”的空白,为国家级贫困县节省近300万元的经济支出,受到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民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推动了肉牛培育、棚膜经济、休闲农业等项目的落地,从“创意”到“实施”,为当地经济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走遍贫困村 丈量扶贫路
三十六七度的酷暑炎夏,志愿者每天至少要奔波七八个小时实地调研,晚上回到住处,还要进行两三个小时的交流研讨。短短三四天,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深入到各个贫困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摸清村情、户情、人情,整理收集一手资料。在“田间地头”,脚下踩着厚重的土地,心中怀揣着坚实的信念,而这信念,就是为民生谋福祉,让规划的产业,能在贫困村里“接地气”地发展下去。汗水浸湿了衣衫,颠簸打消了睡眠,炎热和疲惫并没有阻碍志愿者的意志。每一篇高品质的智慧结晶的文章,都为贫困村走出一条有规划、有热血、有信心的“脱贫”之路奠定基础,这些都倾注了吉大志愿者的努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吉林大学“心系通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队扶贫案例入选全国50佳-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13个你最关心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权威解答-吉林大学新闻网
-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精神力量——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四平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24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庆祝建党百年 | 农工党向吉林大学捐赠AED并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2021年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年会暨第一届中国纳米酶大会在长春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吉大学子-我爱中国”英文VLOG秀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吉林大学新闻网
- 24小时防疫攻略-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张盾教授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法治问题研究取得新成果-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返校-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祭奠英烈·致敬先贤”清明祭扫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三化”教室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7人入选第五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吉林大学新闻网
- 【青春告白祖国】吉林大学成立2019年学生军训旅师生临时党支部-吉林大学新闻网
- 请放心,吉大校园有我们守护!-吉林大学新闻网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小初高一贯培养方案探析”公益讲座开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可替代铂的Co单原子析氢催化剂-吉林大学新闻网
- 韩国汉阳大学副校长金诚济率代表团访问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三届仿生机器人与健康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二届东北振兴发展高端论坛暨首届东北振兴南北智库研讨会在长春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