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希:用“唐敖庆星”纪念唐敖庆-吉林大学新闻网
在唐敖庆老师105年诞辰之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218914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唐敖庆星”,这是对唐敖庆老师的永恒纪念,对中国科学界,特别是对全体吉大师生来说也都有特别的意义。
唐敖庆老师是杰出的科学家,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是卓越的科技领导者,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任主任,提出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十六字原则至今仍为基金委的评审工作所遵循;他是著名的教育家,曾长期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吉林大学很早就努力践行教育和研究双中心的建设方向;他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热爱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学术大师,一路向北,云集长春,盛况空前,群星璀璨。唐敖庆老师也是众多先贤中杰出的一位。唐老师青年时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曾担任中国留学生会的主席。新中国成立以后,唐老师在留学生中号召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立即回国,任教北大。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唐老师主动找到相关领导,表达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东北的教育事业。我们常说,如果备选项之间是可比的,各有优劣,需要权衡,那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选择。可是考虑到上世纪50年代国外与国内、北京与长春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的巨大差距,唐老师的归国以及后来的北上完全是基于他的家国情怀,以国家科教发展为自己的使命,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担当。
在吉大工作时,唐老师家住同志街与柳条路的交汇处,那是我们在吉大读书时往来校园的必经之路。早上去理化楼上课时,我们经常会见到唐老师在上班的路上,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一边走一边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那时,他是同学们敬畏的校长,每当看到他的身影,仿佛就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那时的图书馆,借书人需要填写借阅卡片,如果有时会借到唐老师曾读过的书,看到借阅卡片上他的亲笔签名,借书的同学都会很高兴,仿佛找到了走向成功的路径。
唐老师为学生们开设过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十几门课,是吉大历史上为学生开课最多的几位老师之一。他上课从不需带讲义,课上一支粉笔,一气呵成,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每开设一门课,唐老师都要精心准备,常常是精读几本相关教材之后,再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这对于眼睛高度近视的唐老师来说,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他还常告诫学生们:“读书不能躺在书上读,而是要站在书上读。”我理解,这是希望学生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在读了相关书籍和文献后,注意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根据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唐老师曾举办过13次不同主题的研讨班、讲习班、进修班,有的讨论班时间长达2年。在吉大读书期间,我曾有幸参加过唐老师主讲的“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和“分子光谱学讲习班”。这都是很难的课,需要很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遇到物理难点,唐老师帮助我们补物理,遇到数学难点,唐老师帮我们补数学。他的理论思维令人叹服,他对学生的耐心令人敬佩。唐老师曾对我们说,为了掌握高分子标度理论,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研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热纳的专著,并从头到尾推演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唐老师开始研究并建立了高分子固化的标度理论。唐老师的课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也让我们有机会分享他的治学方法。
我们当年有一门研究生课程“高分子物理”,第一章是高分子构象统计,教学内容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唐老师的分子内旋转理论与计算工作讲起。唐老师第一篇经典论文于1955年发表于《科学通报》,提出了计算复杂分子内旋转能量变化的势能函数公式,可以推测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为从结构上改变物质的性能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当时,苏联密切关注中国科技进展,选中了唐老师的这篇论文翻译成俄文,苏联化学家伏肯斯坦又将其从俄文翻译成英文,收录在其英文出版的《高分子构型统计》专著中,从而将唐老师的成果传播到西方学术界。唐老师在这篇《科学通报》论文的前言中写道:“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合成具有这些或那些性能的化合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了出色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弄清楚物质结构与它们性质间的关系,而分子内旋转问题正是这一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字里行间反映了唐老师科学选题的原则,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又始终不忘国家的需求。
唐老师生前接受记者采访,记者赞叹唐老师桃李满天下,唐老师听后爽朗地笑着说:“那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是教师啊。我也是在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这好像有西藏大高原才有喜马拉雅山,有了喜马拉雅山才有珠穆朗玛峰一样。科学的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年纪大一点的科学工作者就应该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支持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让他们异峰突起。”他身上可贵的科学家精神,在吉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在更广阔的中国科教界传承发扬,被人们久久传颂。
唐敖庆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吉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大学通过命名唐敖庆楼、竖立唐敖庆雕塑、编演《唐敖庆》话剧,缅怀先生,教育后人;通过成立唐敖庆基金会、聘任“唐敖庆学者”、组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唐敖庆班,弘扬先生治学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今,“唐敖庆星”已成为浩瀚星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它将时刻提醒我们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指引我们勇敢地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科教兴国,惠泽世界。
(消息来源:《中国教育报》12月14日07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张希:用“唐敖庆星”纪念唐敖庆-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最美逆行者”的春节——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支援通化医疗队抗疫一线传真-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应邀参加西藏大学办学70周年校庆及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2021年度例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领导一行走访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新闻网
- 从A到Z,都是吉大的模样-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检查迎新工作并看望新生-吉林大学新闻网
- 五四青年节|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吉林大学新闻网
-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重磅来袭!-吉林大学新闻网
- 书记与民主党派面对面活动之四 ——杨振斌与民盟负责人及盟员代表座谈交流-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0年第三十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2020年学生党支部书记微党课暨辅导员微思政课大赛-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随堂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参加教师集体备课-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在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定点帮扶通榆县科研团队成员初丽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吉林大学新闻网
- 点击领取全景VR校史馆!-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首届学生党支部书记微党课大赛-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在教育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与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校企合作推进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张盾教授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法治问题研究取得新成果-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报告会(一):“加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团队特等奖”及两项“单项特等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