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希:研学融合实践-吉林大学新闻网
作为教育和科研的双中心,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的阵地。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吉林大学采取了“三融合”的策略,即融合研究、融合学习、融合实践。
什么是融合研究?融合研究有不同的定义,可以是弱融合,也可以是强融合。吉大向来推崇多种形式的强融合。一种是学科交叉型的强融合,系指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学者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另外一种是跨界的强融合,在这种融合研究中,参与者既包括学者,也包括非学者。我们希望通过倡导融合研究,加强融合学习,并通过融合实践,培养适合于从事多学科研究、跨界研究、适应性强的创新型人才。
在此,我想分享几个例子从多角度介绍吉林大学是如何通过开展融合性的研究、学习和实践,来催生原创性的成果,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吉大化学学院沈家骢院士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故刘式墉教授很早就意识到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合作。得益于这种跨学科的研究策略,他们的学生马於光教授在1998年首次实现了三线态有机电致发光,李峰教授在2015年首次实现双线态发光。值得一提的是,双线态发光的新概念是由年轻的李峰教授提出的,他从电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外博士后工作之后,回到母校加入化学学院工作,这样跨学科的经历,让他可以做一些单纯的化学工作者想不到,而单纯的电子科学工作者做不了的原创工作。这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催生原创性成果的范例。
高压物理与材料是吉林大学的一个优势学科方向,上个世纪八十年初由邹广田院士开创。两代人接续奋斗,不断地赋予这一研究方向新的内涵。里程碑式的工作包括:马琰铭教授发现了逆威尔斯转变,即在高压下,导体可以转变成绝缘体;建立了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由于这一方法预测准确度高,国内外有1000多个研究组在采用这个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年轻的邹勃教授从化学系毕业之后,加入高压团队,将化学与物理结合起来,开拓了高压超分子物理化学的新方向。可以说,在高压物理、高压化学与材料领域,两代人薪火相传,将一个非主流方向发展成了主流方向。目前,他们正在承担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和科技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待这两个项目完成,吉林大学将是世界上最好的高压物理、高压化学和高压材料研究基地,届时欢迎科学同仁来吉大开展合作研究。
有人说,上天容易入地难。这是因为地表下面的温度和压力随着深度增大而不断增大。吉大地学部的老师们攻克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完成了“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的研制,创造了7018米亚洲科学钻井记录。今年7月,新疆“博孜八井”石油钻井深度超过8235米。中国成为了继德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万米深钻技术的国家,为开展深地资源开采利用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地学部年轻老师带领着比他们更年轻的学生们,将深钻技术带到了南极,开展了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在南极科考近三个月,钻穿了将近200米的冰盖,获得连续冰芯和冰下基岩岩心等珍贵样品。对这些样品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有可能使人们获得南极古时气候和地质演变的信息。
考古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方向,他们工作的意义在于寻找丢失的历史。吉大考古学院在田野考古和文字考古等方面始终保持优势。同时,考古学院正在与化学、生命科学、地球探测等学科深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科技考古新方向。近来,吉大生物考古团队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类颅骨人工变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如前所述,融合研究既可以是学者之间的学科交叉,也可以是学者与非学者跨界合作,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了助力吉林省通榆县脱贫,吉大植物科学学院一直致力于开发适应盐碱地的“吉大”系列水稻新品种。当地农民从小规模试种发展到大规模种植吉大水稻新品种。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667公顷,单位面积增产10%以上。通过融合研究和融合学习,该项目不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也提高了参与研究的吉大学子的综合素质。
我们相信,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融合,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是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创始团队之一,在中国、日本和德国的诸多重要赛事中赢得众多优秀奖项。从一辆方程式汽车的设计、制造到组装,学生们必须开展紧密的团队合作,同时也能欣赏和享受合作带来的成效与快乐。通过这类学习与实践的强融合,我们旨在让学生们意识到:每个人可以是某方面的专家,但都不可能是所有方面的专家。而合作,是简化难题、提高效率的一种有效模式。
我想再举一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融合实践的案例。2020年2月,吉林大学共派出543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奋战在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面临着各种困难,例如携带病毒的气道分泌物飞溅、护目镜雾化等问题。吉林大学医疗团队与仿生工程领域的同事一道,成功设计并安装了“防飞溅装置”,通过在护目镜上使用仿生涂层,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幅提升了治疗效率,成功救治了更多生命。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我们和国内外很多大学一样,不得不采用远程线上教学。对于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的吉大来说,全面线上教学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特殊时期,面对重大挑战,吉大的老师和学生都彰显出强韧的适应性,通过完全的线上学习、线上考试、线上面试、线上答辩等,圆满完成了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共有3221位教师开设了4130门在线课程。反思线上教学,对比线上与线下教学,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线上教学的模式比较适合单纯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传递;而需要思想碰撞和情绪互动的课程或实践,面对面的教学不可替代;有些课程可能需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样才能将知识讲得有趣而不失深刻。经此尝试,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成为了教学的新模式。
这就是我要分享的吉林大学在融合研究、融合学习和融合实践等方面的一些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进步。最后,我想引用福特的话:“始于志同,长于不弃,成于协力”。我们相信,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国内外的紧密合作,将会促进融合研究、融合学习和融合实践的有效发展,帮助青年人更好更快成长。
注:张希校长应邀于2020年于10月18-19日在温州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本文根据其在校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整理
师德与学风建设系列文章:
校长张希:关于师德与学风建设的一点思考
以德育德,求真创新——在吉林大学2020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求实求真 追求卓越 ——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刘中树教授:营造优良校风学风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迟宝荣教授:德者师之魂 教师身教胜于言教
孙正聿教授: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
张汉壮教授:深化课程建设 践行育人使命
蔡立东教授:屏蔽小我 跨越本我 铸就大我
任露泉院士:师德涵养在于求真 学风养成在于求实
韩喜平教授:做有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的新时代教师
吉林大学举行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报告会
姜启川教授:履行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教师岗前培训暨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报告会
吉林大学举行“教师岗前培训暨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第三场报告会 张汉壮教授作题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报告
更多内容请点击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
https://news.jlu.edu.cn/zthd1/sdyxfjs.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张希:研学融合实践-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感恩一路有你 吉林大学举行2021年退休教职工荣休大会-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吉林大学学生车队在世界虚拟大学生方程式竞赛中包揽双冠-吉林大学新闻网
- 直播预告 |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宣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最新防疫守则,请收好!-吉林大学新闻网
- 薪火弦歌 赓续传承 | “党在高校一百年——吉林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印记”主题展览(三)-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巡回宣讲(第一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建党百年丨校长张希走访看望老教师党员-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校友怀进鹏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药学院召开讲述江梦南事迹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Nature重磅!刘冰冰教授团队高压技术突破,合成出极硬非晶碳!-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周文重一行访问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新闻网
- 天使阳光-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获2020年度“英才计划”荣誉奖项-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多项排名中列全国前十-吉林大学新闻网
- 杨振斌主持召开珠海学院党建思政工作调研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2020届毕业生返校生活指南-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第五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暑期研习营开营-吉林大学新闻网
- 暖心荣休时 浓浓惜别情 吉林大学举行2019年上半年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第59届田径运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农行长春分行支持吉林大学抗击疫情物资捐赠仪式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