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参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汉墓发掘
本网讯 近日,多家主流媒体以“内蒙古发现31座汉墓”为题报道了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汉代墓葬发掘情况。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师生参与本次发掘,并因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小红城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古城西北约1公里的一处台地上。墓葬以西约2公里的明代大红城古城附近曾发现众多散布的汉代遗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初步推断大红城古城下可能叠压了一座汉代古城。
为配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的开展,2021年6月至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共同对小红城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这也是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考古教学实习的重要一环。
本次进行田野考古实习的是2020级考古文博班的42名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考古文博系主任齐溶青老师带队,指导教师李鹏珍博士全程参与。参加实习的全体师生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发掘中一丝不苟,在生活中齐心协力,在实践中锻炼田野发掘工作能力,圆满完成了本次田野考古实习,并取得重要收获。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考古学专业历年教学实习都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林格尔县相关部门以及学校教务处、后勤管理集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工地质量和工作生活环境均有显著改善。
此次发掘墓葬共计31座,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包括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壁墓、砖室墓四种。其中,砖壁墓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极少发现,对于丰富该地区的汉墓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出土随葬器物种类丰富,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共计350余件(套),以“罐、壶、灶、井”的陶器组合最为常见。根据墓葬形制与器物组合、钱币初步推断,小红城墓地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前后延续约200年。
目前,考古实习已由田野发掘阶段步入室内整理阶段,之后还将完成发掘报告编写以及其他研究工作。
小红城汉墓出土铜镜
小红城汉墓M21俯视
学生现场清理墓葬
(图文:历史文化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师生参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汉墓发掘
相关推荐
- 关于召开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知
-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疫情防控物业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花落我校
- 【疫情防控】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第 1 号)
- 校领导视察2021年全区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生体育考试我校考点
- 赵东海调研有关单位用房调整工作进展情况
- 我校圆满完成2020—2021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 关于征集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史资料的公告
- 我校召开2021年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会
- 我校召开“十四五”规划调研座谈会
- 我校聘请陈锡喜为兼职教授
- “党史情·廉洁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廉洁教育主题书画作品展开幕
- 学校党委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
- 宫箭副校长一行赴数学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调研
- 七十匹马和十七头牛的故事
- 【疫情防控】关于开通党员自愿捐款手机微信通道的通知
- 同舟共济抗疫情,爱心捐赠暖人心
- 校党委副书记高云峰为我校获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单位授牌
- 我校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走出去的驻村第一书记——物电院2008级校友彭鹏
-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场专题读书班学习会
新闻公告
- 关于发放我校退役士兵助学金的通知 03-15
- 我校召开疫情防控及学生返校准备工作会议 03-11
- 副校长王来喜主持召开70周年校庆工作推进会 03-10
- 我校召开2022年艺术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推进会 03-09
高考招生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