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通识课程《写作与沟通》开课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娅文 任霞)日前,我校筹备半年之久的核心通识课程《写作与沟通》正式面向2019级新生开课。
课后,老师们开展了座谈交流。理学院教师陈建军作为课程的授课教师之一,对《写作与沟通》课深有体会,他表示:“今天是《写作与沟通:生命之光》的第一次课,同学们对这堂课十分期待,我自己也在授课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植科院教师周兴苗看来,通过与同学们频繁的眼神交流,他深刻地感受到同学们对这门课程充满的期待。谈及第一次授课的感受,他表示,第一次课令他感到既兴奋又忐忑,虽然回到了办公室,但对上课时的氛围仍有余味。工学院教师李旭荣则分享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具体做法,他让学生们逐一进行自我介绍并说出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同时,他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队找好搭档,一起合作为结业汇报作准备。
对于分组教学,老师们在经过第一次课程后,达成了共识:让同学们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能够让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这样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让沟通多了一份挑战。考虑到常规桌椅位置的摆放不利于小组教学的开展,郭明月老师建议,将所有椅子摆成圆圈,把桌子排在圈外,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同学们的距离,而且有利于他们面对面沟通和班级的集体性讨论。工学院教师刘青谈道,同学们在分组环节上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很快就确定了小组的组长,这让他很受鼓舞。在章英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加入了小组讨论,与同学们进行零距离交流。她表示:“我感受自己仿佛是这门课程的一名学生,迫切需要提升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文法学院的教师金艳则结合授课的主题《中国古典文学》,让三位同学组成一组,称之为“三人行”,意在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为方便课堂沟通交流,老师们还建议给每位同学制作一个简易胸牌,内容包含院系、班级、姓名,不仅能够让大家相互熟悉,也可以成为课程的一个纪念。理学院教师吴萍表示:“我给自己也做了一个,挂上胸牌我感觉自己跟同学们就是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了。为了让同学们明白我他们的‘领头人’,我使用了蓝色的带子与同学们区分。”与一般课堂的严肃刻板相比,《写作与沟通》这门课程显得轻松活泼。理学院教师张莹表示:“这门课程会让大家觉得像是在参加讨论会,而不是在上规定的课程。”
审核人:肖湘平 金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核心通识课程《写作与沟通》开课
相关推荐
- 高翅参加生科院柳俊教授荣休座谈会
- 文法学院举行教师荣休仪式暨师德师风教育座谈会
-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第19周工作调度会
- 共建智慧农业本科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 李召虎率队赴神农架林区推进校地战略合作
- 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题研讨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 我校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 20个水稻品种的参考表观基因组图谱发布
- 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我校举行
-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一行来校交流
- 植科院:“把同学们的青春时刻储藏”
- 歌声嘹亮,各学院师生备战“五月的花海”合唱比赛
- 邓秀新院士赴赣州为校企共建研究院揭牌
- 我校志愿者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
- 工学院、校团委赴咸宁地区开展“高雅艺术进中学”活动
- 房县县委副书记肖大有来校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
- 我校获批1个“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1个“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 我校召开“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专题研讨会
- 理学院教授看望返校毕业生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